滚动资讯

郴州古村走笔
发布时间:2024-02-1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游军

我只是古村的一个寻常过客,但我觉得这里离我理想的精神家园很近。这种亲近感,让我为之沉醉。                                                   ——题记

板梁印象

车至永兴县高亭乡,远远地看到一座砖石结构的七层宝塔在村外迎接我们。这是行程的第一站,板梁古村。

从古老的接龙桥上走过。天空像是刚刚被水冲洗干净,湛蓝湛蓝,只留下几朵童话一般的云朵,停驻板梁的上空。桥下流淌的溪水里,生长着极为茂盛的水草,使得整条小溪,都呈现出青草的底色。

通过这个接龙桥,就进入了板梁古村里。“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一眼千年,一种陌生而又熟稔的感觉水汽一样升腾起来。这个地方,未曾见过,又似曾相识。

漫步青石板路穿越古村小巷。次第走过龙泉古庙、望夫楼、松风私塾、一夜官厅、古钱庄……亭台楼榭,雕梁画栋,无不讲述板梁辉煌而又温情的过往。月亮塘里盛开的白荷,历经几百年依旧清澈的古井,老墙垛上开到荼蘼的凌霄花,让人惊喜连连。而那些断壁残垣、绿苔杂草,屋檐下紧闭的大门,生锈的铁锁,又像是一个垂暮老人的低诉。

同行的一位前辈说,这里是他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我心想,他们一定在这里玩过捉迷藏的游戏。那么多个小巷子,弯弯转转、高高低低如同迷宫,只闻欢笑声而不见人影的游戏,多么好玩呀。又或者,月明之夜,他们提着灯笼,从这条巷子追逐嬉戏至另外一条巷子,多么有趣。

听介绍,板梁古村已有600多年历史,之前是一个重要集镇,也是商埠之地。古村所有的房屋都是砖石结构,保存得比较完好。这里还住有为数不多的居民,他们在古井边浣衣、洗菜,从他们身边走过时,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如果不是蓦地看到一列高铁从古村的旁边疾驰而过,真让人感觉恍若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某个慢节奏的年代。

来这里之前,我终日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人到中年的诸多压力潮水一般湮灭我原本闲散的本性,被裹挟着前行的步履,总是匆匆又匆匆。

偷得浮生半日闲。多日的焦虑与浮躁,在板梁竟得到了即时的治愈。

辗转回到村口的大树下,那个卖凉粉的小摊终于有了空位,大叔乐不可支地把最后一碗凉粉端到我的面前。透明的、琥珀色的、凉丝丝的、舀起来颤颤巍巍的凉粉,冰爽中带着酒糟的醇香,回味无穷。

田垌上的读书声

雨,细细密密地洒落在碧绿的田垌,烟叶上泛着油光。这个季节,正是烟叶采摘的时候,穿雨衣戴着斗笠的村民,怀抱着刚刚从地里剐来的烟叶,放到地头的箢箕里,一转身,又鱼潜大海一样,淹没在浩瀚的烟田里。

桂阳是烟叶种植大县,烟叶种植有400多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这种比人还高的品种。振南书院就坐落在这样的烟田之中。

曾经的振南书院,现在还是振南小学。这是一座具有民国建筑特色的书院,青砖碧瓦,古树参天。院内有两个低年级的孩子们正值课间,他们好奇打量着我们这一行人。这座古老的书院,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像是田垌上的希望,也让我们更看到了文化的绵延传承。

一行人离开没多远,突然从后面传来琅琅读书声。有人说这里还是英雄故里。欧阳海推开受惊战马,舍身救列车的故事一直在流传,当地人为了铭记这份英雄气概,把地名改为了欧阳海镇。

我有些热泪盈眶,不禁一再回望这所特别的学校。

姐夫是桂阳人,他家以前也种了大块大块的烟田。行至大湾村时,我在祠堂外的烟田旁边,给姐夫打了个电话。

“烟叶的成熟是从最下端的叶片开始的。要分批次剐下来,放到烤房里烘干。这个季节,几乎每天都要在烟田里剐烟叶,在密不透风的烟田里干活,晴天很容易中暑。烟叶上有烟油,经常弄得满身都是污迹。你去摸摸那些叶片,叶面上也是有黏糊的烟油。”姐夫想起了很久远的事情。那时,他一定就想着要好好读书,不再种烟了。

田垌上长出来的梦想,总是会特别有力量。

大湾村的“榜眼第”为证。

大湾村历史上出过两代榜眼郎,位居高官,还是亲父子,让人不得不叹服。第一代人夏时,举人出身,在清朝同治年间官至陕西巡抚、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御赐一品封典,诰封光禄大夫、建威将军;第二代人夏寿田是夏时的儿子,在光绪年间省试中了第八名进士,殿试则被钦点为榜眼。这样戏曲里才有的名仕父子,就出生在这样的烟田之中,着实令人唏嘘。

大湾人修建“榜眼第”,自是想要激励一代代大湾人的读书梦。我耳边又响起振南书院里的那些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自是天底下最美的声音。


一审:何庆辉,二审:李秉钧,三审:陈淦璋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