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观点丨向科技要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2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檀朝桂

乡村振兴建设目前存在着产业落后、环境恶化、治理不够精细化、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数字化不全面等难题。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很大潜能和优势,能够从开发乡村生产新模式、打造生态环境新格局、描绘乡风文明新画卷、搭建数字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经济新动力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动力”。

兴“产”——开发乡村生产新模式

可以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现代化、信息化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物联网专业)对农作物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让农民实时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土壤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通过建设信息媒介建设,逐步建立“三产”信息网络平台,确保信息网站的专业性、独立性,以此促进“三产”的推广服务信息化发展。建立市场、技术、农产品等一体化的农业与产业信息化网络体系,促进乡村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与“三产”融合,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美“境”——打造生态环境新格局

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集结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环境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分析,在完成相关数据处理之后实现自动分析,并将决策参考信息直接呈现到管理者面前,实现对所有农村监管区域的全面覆盖,优化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此外,还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农村环境管理上,搜集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并构建智能化分析模型,通过模型计算找到生态环境的薄弱点,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环境修复与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焕“文”——描绘乡风文明新画卷

通过开发乡村文化网络平台,不断提高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打造优良、互通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平台等可视化工具,打造乡村文化融媒体中心,有选择性、有目的性、有正向性的为广大乡村居民筛选并提供文化信息,将“蓝色数据”引入“绿色乡村”,从而有效地提高乡村居民对于各类公共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率,并利用网络广播等手段宣传社会文明理念,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利用信息资源库等技术手段保护、传承和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此外,鼓励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建设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指导与服务,培养教师信息化教育技能。

智“治”——搭建数字治理新体系

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乡村社会治理中,利用“互联网+”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有利于及时了解广大村民对乡村治理的诉求,拓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和途径。利用信息化社会交往工具或APP,搭建便捷的群众利益诉求平台,方便信息的反馈,建立村民线上参与社会治理行为规范、村民网络议事协商等制度,推动信息技术更好应用于治理实践。同时,数字化治理平台要求信息公开、发布及时,便于广大村民进行监督,构建数字乡村社会网络监督平台,形成良好的乡村社会治理氛围。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社区安全系统,对公共社区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居民安全感,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能力。

造“富”——激发乡村经济新动力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通过数据库、数据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对乡村贫困地区和人口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制定适宜的致富计划。充分发挥中国的电商便利优势,利用电商手段,提供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尤其是电子商务专业类大学生的人才支持,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培养,使农民了解电商平台的使用、后台处理操作、前台运营、商品上传和发布等操作。在此基础上,紧跟社会潮流,通过开发电商小程序、网络直播卖货,结合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和网络优势,将乡村经济与电商销售相结合,提升创新意识,打造乡村电商致富新模式。

乡村振兴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信息化建设浪潮奔涌的时代,信息技术为新农村带来无限发展的可能。科技副县长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根植信息技术促发展的理念,顺应科技发展潮流,抓住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为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产业旺、环境优、乡风美、治理好、生活富的美好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系临武县副县长(挂职))

(一审:何庆辉 二审:李秉钧 三审:陈淦璋)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