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两会“金点子”丨市政协委员李晨玮:破解制度创新瓶颈 高质量建设郴州自贸试验片区
发布时间:2021-12-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的定位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这次,市政协委员李晨玮提交了《破解制度创新瓶颈 高质量建设郴州自贸试验片区》的提案,呼吁该市破除制度创新障碍,提高制度创新实效,培育制度创新载体,凝聚制度创新合力,推动郴州自贸试验片区高质量发展,

李晨玮说,自2020年9月揭牌以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力冲刺,在制度创新、产业提质、区域合作、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102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89项,实施率87.3%;264项落实举措,已实施228项,实施率86.4%;2021年1~10月,完成税收收入9.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1.78亿元、进出口总额198.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332万美元;新增金融机构6家;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百强,居全省第二。

但从“为国家试制度、为郴州谋发展”的功能定位来看,对比全国、全省其他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该市的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制度创新上还存在瓶颈制约。一是制度创新质量待提升,二是改革试点实效未凸显,三是对接粤港澳进展较缓慢。

如何破解制度创新瓶颈,推动郴州自贸试验片区高质量发展?李晨玮建议,向上争取政策,破除制度创新障碍。一方面,针对“郴州片区试点铅精矿保税混矿和加工贸易业务”“承接钻石进出口及高端饰品加工贸易”等由市政府牵头的改革事项,积极争取省自贸办的指导支持,帮助郴州片区争取国家部委和省级有关单位的支持,推动相关改革事项落实落地。另一方面,针对郴州作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却未纳入湖南五大国际货运集结中心范畴的困境,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郴州打造国际内陆港,打通湘粤非国际物流大通道,争创国家一类口岸,做大大宗商品、工业制成品等保税分拨业务。

向外学习经验,提高制度创新实效。加强与长沙、岳阳等地的横向交流,加大制度创新学习借鉴力度。特别要加快研究广东自贸区发布的540项改革创新成果,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建立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争取从中试合作、总部经济、飞地经济、规则对接等方面率先突破,与粤港澳大湾区逐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梳理形成一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全面释放政策红利。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按照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竞争择优的原则,由组织部门牵头,选聘知名专家学者、部门专业人士和产业行业专家等三方面代表构成的“官产研”相结合的一流智库,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智力支撑。

向下深挖潜力,培育制度创新载体。针对经济业态不够丰富、企业主体偏小偏弱的现状,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大力招商引资,着力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以扩规模、拓市场、促转型”为工作主线,抓住全球经济回暖的机遇,加快引进外向型企业,着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贸易新业态,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创新突破,打通国际市场堵点,力争在中非贸易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强与大湾区对接,实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向内强化协同,凝聚制度创新合力。强化园区协同,鼓励支持联动园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特色化改革探索,推进与自贸试验区政策互通、功能互补、优势叠加,形成联动改革、联动创新和联动发展良好态势。强化监管协同,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配套法规政策,进一步强化技术手段和执法队伍,形成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完善监管体系。强化部门协同,发挥市自贸办的统筹协调功能,将各部门碎片化的改革试点任务进行有机串联,形成系统集成,防止出现改革措施不统一、不配套、不协调的问题,推动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

(颜石敦 陈志杰 唐实秋 整理)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