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春走基层丨“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9-02-1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记者 李秉钧

  郴州市苏仙区王仙岭山脚下,有位当地人都很称赞的年轻人,他是一名90后,父亲去世得早,他退伍回家后边打工赚钱,边照顾母亲。虽几次创业失败,但他不气馁,几经打拼,其创办的“玉竹轩农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被当地人称为“励志青年”。他叫邓少林,是苏仙区王仙岭街道上白水村五组村民。

  正月初五,位于王仙岭山脚下的玉竹轩农庄农历新年开业第一天,记者慕名来到此采访,只见四周茂林修竹,环境优美,真是个不错的氧吧!

  “老婆,我去老唐那买山羊去了。”中等身材的农庄主邓少林身板结实,笑容憨厚,他交待一声,准备带着记者一起去采购食材。

  “嗯,多采购些土特产,快去快回。”妻子曹苏宁边整理停车坪卫生边回应道。

  邓少林开的是一辆小轿车,记者打开车门坐进去时,一股羊身上的膻味扑鼻而来。邓少林笑着说:“我的农庄每两天要拖头羊过来,都是用后备箱载过来的,久而久之,车上就有这股味道了。”

  1992年出生的邓少林,少年的人生充满了艰辛。2009年,邓少林报名参军。在部队服役2年后,退伍回到家乡。

  退伍回乡后,邓少林先在工地上打工、当保安,有了一点积蓄后,就决定自己创业。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几次努力,几次失败,但部队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失败没有使他放弃努力。

  2016年底,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邓少林再次努力,在自家的50亩林地里,创办起玉竹轩农庄。

  农庄离王仙岭风景区只有3公里左右,风景秀丽。邓少林原以为凭借“地利”优势,生意会不错,可刚开始一段时间,却经营惨淡。痛定思痛,邓少林总结经验教训,决定从特色上下功夫。突出农家“柴火”风味,并拜师学厨艺,制作出柴火羊肉、柴火爆鸡、柴火腊肉等十几道招牌菜。

  “人工成本、食材品质、菜的口味等,都直接影响农庄的效益。”邓少林说。幸运的是,邓少林娶了一个好老婆。两口子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既是夫妻“老板”,又是夫妻“员工”,两人共同打拼,让农庄慢慢有了起色。

  “做我们这行,要吃得苦,也要精打细算。”谈起自己的生意经,邓少林侃侃而谈,“去年是很拼的一年,我在农庄开辟了10亩菜园子、4口鱼塘,还养鸡、鸭各1000多只。这样既保证了食材质量,又节省了采购成本。”邓少林算了笔账,每年仅各类蔬菜采购成本达十多万元,自家种10亩季节性蔬菜,能省下一大半的成本。办农庄之余,邓少林夫妻种菜、放鱼、养鸡鸭等,“累并收获着”。2018年玉竹轩农庄营业额突破100万元。

  驱车40多分钟后,记者随邓少林来到了苏仙区飞天山镇黄泥滩村,今年61岁的村民唐忠保笑呵呵地说:“小邓,山羊我还关在羊栏里呢,我带你去抓。”记者跟随他们爬进位于半山腰的羊栏里,一粒粒的黑羊屎遍地都是,脚踩上去滋滋作响,且臭气熏鼻,但大家毫不在乎。邓少林和唐忠保麻利地选好羊、捆绑后,把羊抬出了羊栏。

  羊过完磅付了钱后,唐忠保告诉记者:“我与小邓是在村里修路时认识的,他办农庄后就一直在我这买山羊。我家里的主要收入就靠卖羊,每年六七万元。”像唐忠保一样,今年88岁的唐振柱也是邓少林的固定蔬菜供应者,他和82岁的老伴早早准备了几十公斤的白菜、萝卜,过秤拿到钱后,老两口子喜笑颜开,不住地夸邓少林:“青年人体恤老人,上门收菜,价格还比市场价高。”

  “我的农庄虽也搞些种养,但还是难以满足全部所需。”邓少林表示,他采购的食材除了是地道的“土货”外,一般都是买年纪大及贫困户家的农产品,能帮他们一把算一把。

  车子返回玉竹轩农庄,已是上午10时30分。待小轿车停稳后,邓少林妻子打开后备箱,招呼两位厨师把山羊抬出去处理。自己和丈夫拎着一袋袋的萝卜、白菜、芹菜等食材跑进厨房,开始选、洗、切等,为中午的几桌订餐做各种准备工作。

  “每天很早出去采购,到晚上11时才基本忙完。虽然很累,但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邓少林说他要把自己的农庄梦继续做大做强,条件成熟时可以帮助更多人。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