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食药监总局发布:吸氧保健不靠谱 神效多为吹嘘
发布时间:2014-03-2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漫画任梦真

  近年来,“吸氧”成了一个时髦词汇,不少人在家自备制氧机吸氧,制氧机也因此成为不少人送礼的选择。不过,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消费提示,指出制氧机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相反,不适当的吸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制氧机变身“保健神器”

  日前,记者调查制氧机市场时发现,不少厂家都在夸大吸氧效果。在这些制氧机厂家的广告中,吸氧似乎能帮助解决日常遇到的绝大多数不适症状,而制氧机也成了“保健神器”。

  2月12日,记者在淘宝网搜索发现6000多件制氧机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在一款号称是全网销量第一的制氧机产品网页上记者看到,这款名为“氧精灵”的产品售价1488元,称“每天吸吸氧,不仅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其适用人群也是“一网打尽”:除了特殊病患人群外,还有上班族和学生、孕妇和老人等。

  而另一款售价为950元的“生命之光”制氧机更是号称可以“对抗空气污染,为国人制造洁净的氧气”,并称白领和学生吸氧可以“消除疲劳、提神醒脑、改善睡眠”,孕妇吸氧可以“促进胎儿生长”,老人吸氧可以“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不仅可以“保健”,还能“美容”。

  除了家庭用的制氧机热销外,厂商还推出了车载制氧机。一款“艾泽便携式随身氧吧车载制氧机”虽然售价仅为33元,但在其产品介绍中却将自身包装成“保健神器”:学生使用“可使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白领人士经常使用“可缓解神经紧张、保持旺盛精力”;长时间驾驶感觉疲劳时立即使用可“精神焕发、轻松驾驶”。

  正常人无需吸氧

  不少身体健康的人选择吸氧,认为可以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到底哪些人确实需要吸氧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崔蓉告诉记者,制氧机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比如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煤气中毒等疾病。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来说,家庭氧疗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必须要符合适应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她强调,只有缺氧的人才需要吸氧,如果是在家里做氧疗的话,还得看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两个指标。血氧分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下,或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的人群才需要额外吸氧。

  崔蓉指出,正常人完全没必要进行氧疗。健康人群可通过机体自身的代偿机制来补充活动所增加的氧消耗量,空气中的氧气也完全可以满足机体的需求。

  吸氧神效多为吹嘘

  那么,使用制氧机吸氧是否真能带来保健、美容、对抗雾霾等效果呢?

  对于吸氧能美容一说,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广瑞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吸氧可以美容,吸氧美容纯属概念炒作,因为人体皮肤表面并不能直接吸收氧气,即使是通过压力注氧、手部按摩等方式,也不能使氧气进入到皮肤内。

  不少制氧机都号称孕妇吸氧“能促进宝宝成长发育”,对此专家指出,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孕妇吸氧可以促进宝宝成长发育,而且正常的孕妇根本没必要额外吸氧,除非是低氧血症的孕妇。

  很多制氧机产品号称吸氧可以缓解PM2.5危害,崔蓉指出,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高低与氧浓度高低是两个概念,制氧机也解决不了已经吸入体内的污染物,对于缓解PM2.5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盲目吸氧还可能带来副作用。“氧疗”是有其指征、具体方法、剂量、疗程的,如果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反而会引起氧中毒,表现为胸骨后有灼热感、干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她建议,如果要吸氧,一定要事前做个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

  购买医疗器械认准注册证号

  专家提醒,消费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医疗器械。在购买时,应选择到有资质的单位购买,仔细查看产品的注册号及生产企业相关信息,并要注意索要发票和购物凭证,核对内容并妥善保存。

  在购买相关产品时一定要认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合格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企业名称和产品的注册证号,消费者也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核实产品信息。如发现销售夸大宣传等行为,可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