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14条生命与死神擦肩而过,能否唤醒安全监管责任?
发布时间:2015-01-14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攀、马晓澄、扶庆

    新华网广州1月13日专电(记者王攀、马晓澄、扶庆)广州市花都区富力空港物流园工地近日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工人从10米多高的楼面上坠落,14人被掩埋。被埋人员悉数获救,不能不说是“侥幸逃生”。

  岁末年初,我国各地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的警钟长鸣。其中,仅北京清华附中体育馆脚手架事故、湖南郴州一在建工地脚手架垮塌事故就造成16人遇难,多人受伤。摆脱“脚手架之困”、让基层监管不再是走形式、走过场,已经成为全社会应当关注和反思的重要课题。

  脚手架是否搭在斜坡上?工人和官员说法不一

  回忆富力空港物流园这起事故发生经过,来自湖南永州的工人奉生德说,自己当天早上8点起就在现场施工,负责在脚手架上浇筑钢梁,一直干到当晚9时许,脚手架毫无预兆地突然坍塌。

  “我在这一行干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过去脚手架要是支撑不住,一般都会震一震、抖一抖,但这一次是说塌就塌,根本来不及反应。”他说。

  但在一些当事人看来,“意外”到来本身并不令人意外。一名脚手架施工负责人说,由于现场条件限制,脚手架的一部分被搭建在了一个斜面上,这意味着本来应存在的“承重面”变成了“承重点”,这并不符合有关施工规范。但建设单位出于运输方便考虑,并没有接纳自己的意见。

  参与事故调查的花都区建设局副局长卢汝辉说,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但他否认脚手架搭在斜坡上。

  记者在现场看到,数百平方米的区域,覆盖了数米高的脚手架钢筋和建筑材料,基本上无法确认是否有斜坡。

  搭建程序完备,监管却成“走过场”

  记者调查发现,该工地脚手架的搭建方案此前已在花都区建设局下辖的安监站备案,2014年12月18日搭建完成,并于当天下午在安监站两名安全员的监督下完成现场验收。

  采访中,花都区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反复强调,整个过程的程序都是完备的。

  卢汝辉说,该事故也暴露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目前,安监站虽对相关施工方案有备案,但执行的是抽查、巡查的制度,只能不定期选取一些施工点进行检查。

  一名安全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根本不具备技术力量去审核相关施工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而且建筑工地越来越多,即使是抽查也根本不可能做到详细检查。

  “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广东一家知名大型建筑企业工程部负责人说,“基层监管很多时候就变成了‘走过场’,这等于最后一道防线成了虚设。”

  破解“脚手架之困”,重在应用监管问责机制

  事实上,脚手架事故的多发频发,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有统计显示,我国建筑行业每年发生的伤亡事故中,约有三分之一与架设工具使用有关。

  2013年9月,同样是在广州市花都区,就曾发生一起五层在建厂房脚手架部分倒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2014年10月19日,广州市白云区一物流园工地脚手架部分坍塌,导致3人死亡;2014年12月,北京清华附中体育馆施工工地发生脚手架倒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今年1月2日下午,湖南郴州一起脚手架垮塌事故,造成6人不幸遇难。

  “在建筑领域,脚手架搭建常常被视为技术含量较低、施工要求不高的环节之一。但是恰恰是这个环节,现在变成了最容易出事、一出事就是大问题的‘痛点’所在。”广东省建筑业界一位资深人士说。

  专家认为,破解“脚手架之困”,“加强监管”就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应切实应用对监管部门的问责机制,建立起企业不敢忽视安全责任、主动遵守安全法规的监管环境。其中,通过信息公开、社会监督等渠道落实对监管部门的责任监督,是题中应有之义。

  “现在有人把脚手架事故多发和当前建筑设计越来越复杂、建筑物越来越大相挂钩,认为可以理解,对此我并不认同。”广东省建筑行业一位资深专家说,脚手架算不上是一个技术复杂环节,能否杜绝脚手架事故,归根结底还是和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与否、政府监管责任到位与否直接相关。(完)

【编辑:李羿】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