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萧克念念不忘:81年终寻烈士墓
发布时间:2024-04-0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萧克允烈士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秉钧 通讯员 尹振亮 邓和明

清明节前夕,湖北省咸宁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鹏、通山县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杨海滨一行,来到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祭奠湘鄂赣省军区北路指挥部参谋长萧克允烈士墓。

白泥村是一个背靠幕阜山、依傍富水河的山村,地处鄂赣两省交界处的深山之中,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青翠满目。村子旁边,便是萧克允烈士安息之地。

为了寻找烈士的墓茔,萧克允烈士的胞弟——开国上将萧克及后代,先后3次来这里寻找未果,直到81年后的2014年才找到烈士墓。

目睹社会黑暗,毅然投笔从戎

萧克允(1902—1933),湖南省嘉禾县袁家镇小街田村人。1921年毕业于省立第十四联合中学。1923年,大哥萧克昌被地主诬陷杀害;弟弟萧克也被团防局抓走,后被其父用借来的100块大洋赎回。

“为了还债,我二爷爷萧克允外出教书。”今年84岁的萧石英是萧克昌的长孙,他7岁时被萧克带在身边抚养,对家族史很了解。

1924年,萧克允考入湖南统计讲习所。目睹社会黑暗,毅然投笔从戎,1925年考入湘军讲武堂。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翌年,萧克允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第十八团侦探队任指导员,随军北伐,转战于赣、闽、浙、苏等省。在攻克南京、杭州诸役中,萧克允身先士卒,屡建战功。

1927年夏,萧克允随军赴鄂。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他返回故乡,与参加南昌起义后回乡的黄益善和萧克一道,联络唐仁宅、毛中心共10位共产党员,建立中共嘉禾南区支部,准备发动临、蓝、嘉武装起义。后因湘南起义部队向东转移,临、蓝、嘉起义计划取消。萧克允离乡赴长沙,又到常德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官学校从事秘密革命活动。

不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入长沙陆军监狱。狱中,他装扮成醉汉赌徒与敌作巧妙周旋,蒙蔽敌人,6个月后获释。

1930年,萧克允到了南京,继而辗转到上海寻找党组织,后经友人介绍入国民军暂编第十师谢彬部当书记官。

因开展兵运工作被敌人觉察,年底离开十师,到湖北省通山县鄂东南红军驻地参加革命活动。同年,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将他分配到军事部任军校教官,负责培训部队的连长和指导员。

咸宁市、通山县史志部门负责人等清明祭奠

萧克允对学员严格要求、耐心辅导、关怀备至,受到学员敬重,并于次年春被提升为湘鄂赣红军独立第二师参谋长。1932年任湘鄂赣红军独立第二师政委,率部参加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同年6月,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军事部改为湘鄂赣省军区北路指挥部,萧克允任参谋长。

身先士卒,炸敌碉堡牺牲

1933年3月,湘鄂赣省委、省军区命令红三师到江西万载高村集结,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

红三师七、九团2000人赴江西作战,留下红三师第八团与地方游击队等组成红三师预备队(对外仍号称红三师,迷惑敌人),由红军将领叶金波、肖高蔚和湘鄂赣省军区北路指挥部参谋长肖克允指挥。

当时,通山县大畈镇是敌人李宗鉴部驻守,周围都是苏区。红三师主力入赣后,敌人计划对白泥苏区发动进攻。为保卫苏区,红三师预备队以攻为守,主动出击,组织突击队,攻打位于大畈镇与白泥苏区之间的猪头山碉堡。

猪头山位于大畈下方、富水河北岸,临河而立。因地势居高,东望慈口方向的动静,南窥富水河过往船舶,西瞰大畈镇,北审白泥及鸡口山,是战略要地,红军曾在这里多次与敌人展开争夺战。

猪头山战斗打响后,红三师预备队组织一支突击队,由萧克允亲自带领攻碉堡,占领高地掌握主动权。萧克允身先士卒抱着炸药包,带头突击,但不幸被飞来的炮弹炸断双腿。

“萧克允受伤后,被战士们冒死救出,抬回白泥谭家祠堂进行抢救。”通山县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杨海滨介绍,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加之抢救不及时,萧克允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一个师级参谋长能亲自带突击队炸碉堡,真让人钦佩!”记者不禁感慨。杨海滨则说:“当时的红军将领,都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特别是遇到难打的仗时,红军将领们都是亲自带队冲锋,攻关克难。”

“萧克允牺牲后,我爷爷带着6名战士,把他安葬在村边许家立嘴。”叶金波孙子叶文钦听长辈讲过这段革命往事,因为当时的环境,红军战士牺牲后,都是秘密安葬,将领的安葬就更保密了,以至于后来很难寻找烈士墓地。而且叶金波也于1934年春被红军内部错杀,几十年后才平反,能知道萧克允埋葬之地的人就更难找了。

三入通山寻烈士,81年终有所获

萧克允烈士墓

1934年初,萧克允烈士的弟弟萧克奉中央之命,率领红十七师来到通山县冷水坪,帮助鄂东南苏区反“围剿”,在战斗之余,他听人说二哥在通山县大畈白泥苏区反“围剿”时牺牲了,被安葬在当地,具体地址不详,他尝试着寻找二哥的坟墓,祭奠自己的胞兄。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战事吃紧,加上具体地址不明,没有办法寻找到。

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1984年,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的开国上将萧克,第二次踏上通山这个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二哥牺牲的地方,再次寻访二哥的坟墓。

当时,通山县党史部门等遍访民众,也没有找到萧克允的墓,萧克将军只能抱憾而归。2008年,102岁的萧克将军遗憾去世。

“我三爷爷去世前叮嘱后辈,一定要继续寻找萧克允的墓。”萧石英告诉记者,2010年8月,萧克将军去世2年后,他的儿子萧星华少将及萧石英等,又来到萧克允当年战斗牺牲的地方,寻找烈士墓,也是未有所获。

当地党史部门安慰烈士家属,他们一定不遗余力,继续寻找。

就在萧克将军去世6年后的2014年6月,在当地政府的通力配合下,终于找到了萧克允烈士墓。

长期关注萧克允烈士及见证了多年寻墓经过的咸宁市史志研究中心原四级调研员徐赐甲介绍,那年白泥村原党支部书记谭光华受大畈镇党委嘱托,继续寻找萧克允烈士墓。谭光华经询问一位老人后,明确有3座墓的可能性比较大。经确认,有一座墓没有棺材,逝者没有双腿,符合萧克允牺牲时的特征。经相关部门进一步认定,确为萧克允烈士之墓。

这漫长的81年里,烈士的亲属多次到通山寻找墓,当地有关部门坚持不懈,终于找到了萧克允烈士的墓茔。烈士亲属们激动无比,泪如雨下。

通山干部群众缅怀英烈

2014年底,通山县整修位于白泥村的烈士墓,并在该县烈士陵园为萧克允烈士树纪念碑。中共早期党员乐天宇为缅怀曾经的亲密战友萧克允,曾挥泪题诗:“血染湘鄂浩气融,垂虹千古贯长空,成仁取义忠魂壮,五岭巍峨吊杰雄。”

(图片由嘉禾县党史研究室、通山县史志研究中心提供)


一审:何庆辉,二审:李秉钧,三审:陈淦璋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