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临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扶贫“生力军”
发布时间:2018-12-2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奏响扶贫帮困“大合唱”

——临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扶贫“生力军”

宁夏日报记者 王溦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文韬

油茶碧透,橘柚飘香,鸭戏绿波,鱼游潭底……仲冬时节,寒意渐浓,但地处湘南的临武县却仍生机盎然。

靠山吃山。近年来,临武县在脱贫攻坚中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特色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奏响扶贫帮困“大合唱”。

产业扶贫,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茂林修竹边,一群群鸭子在山塘碧水中尽情嬉戏。这是记者近日在临武县2017年重点产业扶贫(临武鸭)项目牛头岭养殖场看到的热闹景象。

“通过养殖临武鸭,我不仅当了老板,还收获了成就感、幸福感、安全感!”谈起自己的“致富经”,今年41岁的养殖场老板陈道军言语中溢满自豪。

陈道军一家5口,以前全靠他一人在外打零工养家,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计。2016年,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当地龙头企业带领农民致富,他看好临武鸭的发展前景,一咬牙找亲朋好友东拼西凑筹资10万元,购买了1500羽鸭苗,建起了临武鸭种鸭场。

考虑到陈道军没有养殖经验,为保障他的利益,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舜华鸭业公司指定技术员跟踪服务,实行标准化管理,定期上门指导他如何科学养鸭,并建立了临武鸭养殖疫病疫情、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同时,对他家种鸭所产的鸭蛋全部收购,解决了销路上的后顾之忧。陈道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母鸭每年可产200多个鸭蛋,可获纯利50多元。当年,除去人工成本,陈道军的养殖场获得了6万元纯收入。

如今,他养的种鸭已扩大到4000羽,预计到明年3月,至少有15万元的收入。再依托“水上养鸭水下养鱼”的混合养殖方式,算上自己水塘里养的数千条鱼,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

目前,临武鸭规模化养殖场共有236个,分布在临武及周边10个县(市),带动了2000多户农民摆脱贫困。此外,公司还主动承担临武县820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安排480多万元资金,支持这批贫困户以入股方式加入临武鸭养殖专业合作社,保证入社的贫困户有20%的年度保底分红,实现贫困农户伴随产业发展同步增收。

临武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县委、县政府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大力支持。仅今年以来,已拨付产业扶持资金2462万元,依托舜华鸭业公司、土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富科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镇南夏古枣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当地特色农业企业,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带动贫困户在临武鸭、生猪、肉牛养殖和油茶、红枣种植等方面就业创业,开展免费培训,提供产业技术支持,使上万名贫困农户受益。

“家门口就业”,贫困人口变身“产业工人”

“感谢公司给我就业的机会,使我既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方便照顾家人。”聊起现在的生活,舜华鸭业公司包装车间女工曾庆霞感动不已。

现年39岁的曾庆霞曾是南强镇渣塘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家五口全靠其丈夫一人打零工挣钱。后来,她丈夫不幸身患尿毒症,家里生计的重担便落在了曾庆霞身上。

2015年,舜华鸭业公司在县里招收工人,并优先贫困户。曾庆霞应聘成功,进入了公司。经过企业文化、工作技能等各项培训后,她被安排在包装车间上班,平均月收入3600多元。此外,公司还为她办理了各种保险,并且每年有2000元的贫困补助。如今,曾庆霞家已顺利脱贫。

在舜华鸭业公司,有1600多名像曾庆霞这样的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近年来,结合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临武县力推“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脱贫。目前,该县8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全县31个省级贫困村和58个面上贫困村,有5000余贫困人口在合作社、家庭农场上班务工领工资,使贫困人口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实现脱贫。

捐资帮困,展现企业社会责任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在临武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关爱贫困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扶贫日活动中,万荣达舜、舜华鸭业、正邦养殖等企业慷慨解囊,捐赠扶贫资金228.98万元。

脱贫攻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为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临武县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在品牌创立、园区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扶持。各龙头企业也积极捐资反哺社会,帮助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学生就学等问题。

2016年,为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就餐问题,舜华鸭业公司成立了舜华教育助学基金会,每年安排助学资金50万元,给临武县一中3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发放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让他们在学校食堂可以吃上更丰富的饭菜。此外,公司积极参与“千企帮千村”行动,近两年来共捐资近183万元,帮助8个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

临武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该县已有22家龙头企业共投入资金526.6万元,结对帮扶25个贫困村,有效解决了贫困村发展建设中的难题。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