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鱼粉之乡”郴州瓦灶村
走千里路、万里路,舍不得栖凤渡
发布时间:2018-09-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图片由芒果TV提供)

  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芒果TV、新湖南等联合制作的大型互动电视乡村全景秀《三湘巨变·全民上网计划——40年40村微纪录》正在热播。本期节目将镜头对准了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瓦灶村。改革开放40年,瓦灶村抓住了市场机会,让“栖凤渡鱼粉”走上了品牌之路,既弘扬了民俗文化,又发展了经济。

  一碗鱼粉富了一个乡村

  “走千里路、万里路,舍不得栖凤渡”,相传名闻天下的三国谋士“凤雏”庞统,路过此处时,一位农家姑娘给他煮了一碗鲜香爽辣的鱼粉。“此乡野之味,亦可登大雅之堂!快哉!快哉!”庞统食后,一声吆喝,让“栖凤渡鱼粉”扬名,成了瓦灶当地的一大特色。

  可这特色从前一直只出现在小摊小贩处,“登大雅之堂”并没有成为现实。吴安英是栖凤渡鱼粉第三代传承人,烹制鱼粉40余年,她的生意是从一张桌、一个板、三个灶开始的。就靠这路边小摊,吴安英养活了三个孩子。

  晶莹的米粒、红彤彤的辣椒、喷香的油茶、鲜活的草鱼……为了呈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鱼粉,每天天微微亮,瓦灶村的村民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吴安英也不例外,左手操盘,右手持勺,舀一勺米浆倒在蒸盘上,左右晃动,快速一转,米浆便均匀的布满整个蒸盘,厚薄一致。待晾干后,细细切出细滑、易入味的米粉。米粉出来,色泽乳白、舀起来黏度十足的鱼汤也熬好了。吴安英告诉笔者:“我从在我妈肚子里,听到的就是蒸粉、推磨、切粉、煮粉这些词语,从娘胎里一出来,我闻到的就是鱼汤味。我的一辈子,都和这鱼粉分不开。”

  无论是村民,还是游客,只要吃过栖凤渡鱼粉,都赞不绝口。有村民戏称:“这吃的是美味,品的是历史。”还有从湘阴开车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过很多次了,就为了吃这一碗鱼粉,粉特别细,鱼也很鲜。”靠着这一碗碗鱼粉,瓦灶村的村民们撑起了整个家。

  美食文化也是致富奇招

  2012年,瓦灶村积极与企业合作,引进郴州市凤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栖凤渡鱼粉传承基地,将“栖凤渡鱼粉”这一当地特色推广出去。村上以鱼粉为核心,建起了农家乐,还开办了加工厂,建设了鱼粉博物馆。自此,“栖凤渡鱼粉”声名远播。

  通过引进鱼粉基地,瓦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村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年收入比原来增长了一倍以上。据董事长胡耀中介绍:“我们现在年产值是5000多万元,一年出售1000多万份鱼粉。通过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公司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也带动了农户的农产品销售。”

  一碗当地特色鱼粉“吃”出了休闲农业,带动了乡村旅游。鱼粉出名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吴安英的手艺活被凤楚公司看中,不再在路边摆摊,开了一家大店,她仍旧坚持。清晨,瓦灶村的第一碗鱼粉由她亲手呈上。瓦灶村渔民对笔者说:“现在每年鱼都是供不应求,越卖越好,我们腰包鼓了,生活也越过越好了。”

  一碗鱼粉带动了一方经济,可见乡村振兴各有绝招。40年40村,更多的美丽乡村等待我们去发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肖 宁)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