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利炳 卢佩瑶 邓华夫
“现在晚上出门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家住安仁县永乐江镇东周村张古组的村民陈巍,望着村道上新安装的31盏路灯发出的暖黄光晕,发出由衷感叹。这条1.8公里的村道,连接着7个村民小组及周边2000余村民的日常出行,如今彻底告别了“摸黑”历史。这一改变,成为安仁县践行“四下基层、走找想促”活动,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缩影。
东周村地处安仁县城郊,其主干道虽与繁华的八一东路仅一路之隔,却因缺乏照明设施,长期成为困扰村民夜间出行的“盲区”。村民出行深一脚浅一脚,安全隐患突出。“装灯的最大难题是资金远超村集体承受能力。”东周村党总支书记赖志文道出了无奈。
转机出现在安仁县深入推进的“四下基层、走找想促”活动中。当联系该村的县领导带队深入走访,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时,“村道没路灯”“摸黑走路怕摔跤”“下班回家心发慌”的诉求成为最紧迫的呼声。
民生诉求就是行动号令!调研走访当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现场部署会。县领导召集县城管局、供电公司,永乐江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负责人现场办公,直面问题核心:“群众夜间安全出行是大事,必须尽快解决,资金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
面对资金瓶颈,会议迅速达成“多方筹措、合力攻坚”的解决方案。县城管局、供电公司等职能部门积极响应,结合自身职责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了资金或物资支持。同时,永乐江镇及东周村干部主动联络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详细介绍家乡需求,成功争取到了爱心捐助。此外,还鼓励本地村民通过投工投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方式参与建设,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形成了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正是这场直面问题、群策群力的现场办公会,精准打通了堵点,凝聚起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
百姓期盼终于成为现实。当31盏崭新的路灯在村道沿线亮起,这束光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归家路,更映照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人民的需求在哪里,工作的重心就在哪里;百姓的难题在哪里,干部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东周村路灯问题的解决,生动诠释了安仁县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听民声、解难题的务实作风,传递着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坚定决心与真挚诚意。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