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苏仙区兰王庙村:百年文脉古村落 获评全国文明村
发布时间:2025-05-2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华声在线通讯员 邱昱桦

在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的青山怀抱中,一座镶嵌在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璀璨明珠——兰王庙村,近日传来喜讯: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这座拥有百年文脉的古村落,以“红色、绿色、古色、金色、青色、成色”六色为笔,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兰王庙村党群服务中心

厚植“红色”,党群服务暖民心

走进兰王庙村,“红色驿站”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占地5443平方米的驿站,紧邻西河绿道和聚贤客栈而建。走进驿站,旅游服务咨询点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游客答疑解惑,游客广场上村民们悠闲地聊天,停车场里车辆有序停放。自建成以来,这里已接待游客和团队1.6万人次。成为服务游客的 “前沿阵地”。

兰王庙村红色驿站

在党建引领下,村里结合“1+N”工作站建设,在屋场内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和“崇德向善积分银行”,完善积分管理制度,每月开展好人好事积分兑换。村里还成立了青年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开展联合志愿服务活动,从关爱留守儿童、义诊到清洁河道、夜间巡逻,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村民的心,实现了“党建引领、村民主体、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突出“青色”,清廉之风润乡村

村民选、村民评、村民定的《兰王庙村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看得见、记得住,潜移默化影响着乡风文明,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彰显本土文化的“文明密码”,被评为市优秀村规民约。

村里将清廉元素融入村规民约,弘扬“家风清正、家庭和睦,民风清朗、村庄和谐,村风清淳、生活和美”的文明乡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巧妙融入“孝文化”“廉文化”,精心打造了清风三和桥清廉长廊等廉洁文化教育“微基地”,让清廉之风浸润每一位村民的心田。

兰王庙村村规民约

涵养“绿色”,生态宜居美家园

漫步在兰王庙村,只见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村里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户集、村收、镇转运”的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长效模式,让村庄人居环境由“一时美”变为“时时美”。

兰王庙村西河段

村党总支书记许海兵以身作则,积极响应政策,带头将自家几百平方米的杂房拆除建成新房,并在房前进行庭院绿化设计,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拆危拆杂、美化绿化,共同打造美丽家园。如今,村庄里绿树成荫,花草飘香,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突出“古色”,福寿文旅绽芳华

兰王庙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以西河水生态风光带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福寿文旅产业。这里有肃穆的古庙,建于清朝年间,是村中和平安宁的象征;有葱郁的古树,300 多岁的重阳木“寿星树”,直径 1.5 米,需四个大人或五个小孩才能环抱;有悠悠的古桥,“三和桥”距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是西河流域最古老的石拱桥,寓意着家庭和睦、生活和美、村庄和谐。

兰王庙村三和桥

依托这些古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村里以“福寿兰王庙”为主题,依托古庙、古树、古桥和绿水青山,打造“一栈、一湖、二点、二园、三和桥”(即聚贤客栈、人工湖、小康新村联建点、西河长廊葡萄采摘园、四季果园),休闲驿站、湿地公园、彩色游道相映成趣。今年以来,吸引游客6.8万人次。

聚焦“金色”,乡村振兴谱新篇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兰王庙村以产业为支撑,聚焦“金色”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以“村党支部+合作社”形式,建成西河长廊葡萄种植园和柰李特色合作社3家,促进产业迭代升级。200亩西河长廊葡萄采摘园种植的阳光玫瑰,甜过“初恋”,获评全国优质阳光玫瑰葡萄品质评选金奖,年销售额达 1200 万元,畅销粤港澳大湾区。爽脆甘甜的黄金柰李,还未上市就预订一空。

兰王庙村西河长廊葡萄园

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刘培带头开设聚贤客栈,如今日均接待约200人,安置本村劳动力60个,带动周边40%农户参与商业经营,本人也被评为郴州十大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回乡创业。全村以聚贤客栈为龙头,发展精品民宿和乡村餐饮产业,形成集研学、食宿、采摘、自驾、骑行为一体的文旅经济圈,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1万元。

兰王庙村聚贤客栈

彰显“成色”,基层治理促和谐

在基层治理方面,兰王庙村彰显“成色”,推动基层和谐善治。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党员志愿者突发事件必到、矛盾纠纷必到、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三必到”工作机制,解决了村里长期存在的私搭乱建、乱扔垃圾、乱停车等疑难杂症。探索“房前屋后三包”“公共区域轮值保洁”志愿服务机制,引导村民自觉投身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建设。探索“五星级文明户评比”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评审,不同星级文明户奖励30元至100元不等的奖金。

兰王庙村金婚银婚活动

村里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读书会、知识竞赛、文化展览、金婚银婚、亲子阅读会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村民文化需求,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让大家在家门口给头脑“充电”,为思想“补钙”。引导村民积极开展广场舞、舞龙灯等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休闲广场、篮球场、农家书屋等文体阵地作用,增强村级阵地吸引力,为建设和美乡村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从产业强村到文化兴村,从环境美村到善治安村,兰王庙村的文明创建之路,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如今的兰王庙村正以全国文明村镇为新起点,在乡村善治共富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