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2月24日讯(通讯员 雷云)12月22日,海拔800多米的桂阳县太和镇下安村,一段新竣工的U字型公路,绕过弯急陡峭的山梁,彻底结束了以往雨雪天气车辆无法通行的历史。这是桂阳县泗洲村籍旅居深圳作家陈秉安的“得意之作”。当年下安的乡亲们对他有恩,如今他捐出30万元稿费回报乡亲修路。
陈秉安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他著作的报告文学巜大逃港》及参与创作的报告文学《斯芬克斯之谜》享誉文坛。1972至1974年,他曾在下安村担任民办教师3年。
△陈秉安(右二)
当年,陈秉安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山下安村劳动,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淳朴善良的下安乡亲们接纳他,聘请他当民办老师,还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坚强生活的勇气。村民李和顺每次做饭炒菜总是分成两份,一份放油的给陈秉安吃,另一份不放油的留给自己及家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冲着当年他们待我的这份恩情,离开下安时我立下志愿,将来一定要为他们做一点事情……”陈秉说。
近年来,桂阳县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地处大山深处西河源头的下安村先后获得财政扶持,修建了简易公路,但由于山路险陡,弯坡弯道依然危险难行。闻知此讯后,陈秉安毅然从他出版《大逃港》的稿费中拿出30万元帮助村里打通“天堑路”。
“离开下安快50年了,今天我特别高兴,人生能够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快乐。我突然有了一种兑现承诺的自豪感和满足感。”陈秉安说。
一条宽阔平坦的大路回报了当年大山的深情,它将深深铭记于乡亲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