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郴州市检察机关“检务直通·代表委员一路行”主题活动第二站走进苏仙区检察院,聚焦全市检察机关十项重点工作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检察监督,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检察一线,通过在污水处理厂查看污染整改进展、参与民事公益诉讼磋商会、座谈讨论等,让代表委员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全市检察护绿的坚定决心与履职温度,进一步搭建起检察机关与代表委员沟通协作的桥梁,凝聚起共护生态的强大合力。
郴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何超南与十余位代表、委员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郴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检察监督亮点纷呈
郴州市检察院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检察监督作为全市检察机关2025年度的一项重点工作,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科技赋能增效、协同共治聚力,用法治力量守护湘南山水,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交出了一份生态效益与社会效应双提升的亮眼成绩单。
办案攻坚:“四大检察” 协同发力
今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在依法履职的前提下,让每一项检察职能都精准对接生态治理需求,把检察监督的 “法治优势” 转化为生态保护的 “治理实效”。
刑事检察“亮剑”,从严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污染环境等环资犯罪,共审查逮捕14件24人、审查起诉65件114人。在东江湖永久禁捕区非法捕捞案中,不仅对袁某龙等涉案人员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追缴违法所得,没收作案工具,更联动公益诉讼检察同步推进生态修复,要求责任人投放鱼苗、清理水域,实现“刑事惩罚+生态补偿”双到位。
民事检察“补位”,聚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强化对环资领域民事生效裁判、调解的执行监督,推动受损生态权益依法追偿。在宜章县跨省铝灰倾倒案中,民事检察部门与刑事检察协同介入,既追诉漏犯8人,又推动清除污染物并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
行政检察“纠偏”,针对行政机关在生态监管中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精准监督,共办理环资领域行政检察案件35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跟进监督,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永兴县检察院与公安、环保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通过行政检察监督推动解决企业违法排污问题,实现“监督一案、规范一片”。
公益诉讼检察“牵头”,累计立案132件,临武县原供销公司选厂尾矿库污染案中,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推动建成23万立方米固废填埋场及渗滤液系统,还联合行政部门出台《加强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推动尾矿库综合治理的协作机制》,该案入选最高检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专案典型案例;苏仙区检察院办理的畜禽养殖污染案,通过公益诉讼督促整改养殖场15家,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入选2025年全省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针对机动车维修拆解领域污染问题,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立案11件,推动80余家单位完善环保设施,填补监管空白。
科技赋能:智能办案提效能
全市检察机关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无人机取证和无人机三维建模等科技手段,助力检察监督更高效。桂东县检察院利用无人机三维现场测绘、高空全景拍摄、动态轨迹追踪等功能,抓取建筑垃圾倾倒破坏生态环境的证据,精准计算出垃圾占地面积及储量。
协同共治:多方联动聚合力
在机制衔接上,持续推动“代表建议+检察建议”双向转化。北湖区检察院结合政协提案,通过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联动,针对8家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污染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生态环境、交通部门联合整治;苏仙区检察院结合代表建议,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小水电绿色转型方案,整改安全隐患;桂东县检察院根据人大代表建议,通过公益诉讼检察整治民宿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在跨部门协作上,与生态环境、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出台协作办法,依托“两法衔接”平台实现案件线索、处罚信息、监测数据实时共享,为“四大检察”办案提供数据支撑。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