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9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通讯员 廖保华)前不久举行的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系列文化推介活动上,湘南学院周敦颐研究院院长张京华教授以“贯通湖南的‘金石之路’”为题,阐释了湖南摩崖石刻与潇湘八景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这是“摩崖石刻+潇湘八景”作为展陈主题首次亮相国际平台,也是湘南学院助推湖湘文化“破圈出海”的最新成果。
在日本大阪,张京华教授演讲指出,湖南摩崖石刻的分布,在时间上,与仰天湖楚简、里耶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走马楼汉简、走马楼吴简、苏仙桥晋简前后承接,都属于文物文字;在空间上,与湘桂水路、越南使程、潇湘八景重合与对应。他还提出了与湖南摩崖石刻分布对应的“金石之路”概念,表明这不仅是古代交通要道,更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湘南学院摩崖石刻研究团队自2004年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还与永州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合作共建研究基地,积极推进摩崖石刻的保护、研究与推广。2022年12月,湘南学院成立周敦颐研究院及周敦颐纪念馆,其中,“濂溪学研究基地”获批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进一步夯实了湖湘文化研究的学术基础。
创新国际传播路径,湘南学院还组织一些外国留学生开展碑拓体验、汉服礼仪、理学文化研学等实践活动,增强国际青年对湖湘文化的感知与认同。湘南学院党委书记邹宏如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湖湘文化挖掘与研究,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渠道,通过学术交流、文化展览、师生互访等多种形式,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