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凝聚“新”力量 书写“新”担当——湖南省首家“新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助力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5-11-1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吴文明 雷行涛 张振萍 张文杰

近日,经苏仙区“苏和调解室”调解,21个租户拿到了续签协议书。“感谢调解室,多次协商,让我们的权益受到了保障。”拿着协议书,租户廖某某满脸笑容。

今年5月,郴州市苏仙区21个租户因与某某药房门面租赁问题,经常到药房堵门、闹事,街道、社区多次协商无果。了解情况后,“苏和调解室”出面调解,双方最终各让一步。这是郴州市苏仙区又一次成功化解矛盾一个缩影。

2022年7月,在区委统战部指导下,区新联会与区司法局联合共建苏仙区新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苏和调解室”,这是湖南省首家由新联会组织成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场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正式开启。

自“苏和调解室”成立以来,已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100余起,开展法律知识讲座10余场、咨询1300余次,在“520”等关键节点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苏仙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品牌。

用好人才:筑牢调解 “主心骨”

苏仙区作为郴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43.7万人,随着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近年来征地拆迁、楼盘开发、会员店倒闭等引发的矛盾纠纷集中显现,群访、越级访事件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基层调解力量却存在明显短板——全区6个街道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配备有28名工作人员,但具备法律工作证件的不足三分之一,难以从法理层面为群众释疑解惑。而新联会法律服务组有从事法律行业工作的23人,占会员总数的26%。专业人士不仅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还热心公益、联系群众,成为补充基层调解力量的理想选择。

为群众所急、为基层赋能、为治理破局,2022年7月,在区委统战部指导下,区新联会与区司法局联合共建苏仙区新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苏和调解室”,湖南省首家由新联会组织成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此诞生,一场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正式开启。

该区创新地将政治引领贯穿“苏和”调解模式建设全过程,从组织、平台、典型三方面发力,确保调解工作方向不偏、力量不散。

在组织保障上,区里不仅为“苏和调解室”制定“三定三有”机制(定场地、定职责、定人员,有制度、有补贴、有考核),还将区新联会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解决“有钱办事”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法律志愿者关注和参与新联会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影响力,通过轮流驻点、预约调解等方式,确保专业力量随时待命。

“苏和调解室”在全区6个街道及相关社区设立驻点,还创新地将调解工作纳入基层党建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2名调解员中,8名中共党员、3名民主党派党员带头冲锋,形成“党建+统战+调解”的工作格局,让党组织成为矛盾化解的“主阵地”。

加强治理:织密调解“一张网”

“苏和”调解模式始终扎根基层,通过与党建、协同综治、网格管理深度融合,将调解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梢。

在平台搭建上,“苏和调解室”定期开展多维度交流活动:法律服务组每季度举办工作成果研讨会,围绕热点法律问题、调解技巧展开研讨;联合司法、工商联、侨联等部门开展企业纠纷调解专题培训21期,提升调解员处理涉企矛盾的能力;组织跨团体交流,拓宽会员视野,促进不同领域专业知识融合。

网格管理提质效。借助基层网格化体系,每名“苏和调解员”同时兼任网格调解员,与网格管理员密切配合,共同开展矛盾排查、法治宣传、走访回访等工作。通过网格收集的矛盾信息,调解员能快速响应、及时介入,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在机制完善上,该区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明确调解登记、接待、办理等流程;严格落实调解员“以案定补”补贴制度,实行以奖代补、分类补贴,保障调解员权益;建立“季度考核+年度评估”制度,开展调解技能竞赛、案件质量评比,激励调解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协同联动聚合力。“苏和调解室”与司法所、综治部门、律师事务所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工作共抓的协同机制。遇到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如外县人李某在南塔街道KTV 摔伤,“苏和调解室”第一时间组织多部门专业人员联合调解。

自成立以来,“苏和调解室”深入基层,扎根社会治理末梢,织密织牢调解一张网。近三年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为民解忧:当好群众“贴心人”

“苏和调解室”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精准、创新、长效的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精准服务解民忧。该区针对中心城区楼盘开发、会员店倒闭等热点矛盾,“苏和”组织专业律师深入现场,精准服务,从法理、情理双重角度为群众答疑,引导合法维权;开展法律知识讲课和咨询,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

从群众获得感看,“苏和调解员”用专业知识与耐心服务,不仅帮助群众解决了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实际问题,还爱心帮扶困难市民,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

2023年3月,苏仙岭街道有位高三女孩是弃婴,从小被养父母收养。一天养母突发精神疾病,而且自残。送医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需要大笔医疗费用。“苏和调解室”了解情况后,募集捐款帮助女孩,并安排心理咨询师上门进行心理疏导,用专业力量帮助孩子稳定情绪。

创新服务暖民心。“苏和”打破传统调解单一模式,采取联合调解、协助调解、委托调解等方式,满足不同类型纠纷需求;特别引入心理咨询师会员,针对情绪类矛盾,从心理疏导入手化解当事人症结。

今年8月,谢家一案涉及到陈年往事的遗产继承纠纷,谢某身患重病,报警当天情绪十分激动,声称要与姐姐同归于尽。“苏和”骨干调解员迅速介入,邀请双方晚辈一起来做工作,通过调解与安抚相结合,及时平息事态,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自“苏和调解室”运行以来,成效显著,成为苏仙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2022年,“苏和调解室”获评优秀调解组织;2024年“苏和调解室”调解成功纠纷案件375 件;2025年上半年,调解成功360件。

其创新实践得到市委统战部、市司法局的充分肯定,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与幸福感,为苏仙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