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企合作到校企融合,从保证就业率到提高就业质量,从输送出去到服务本地经济;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把企业需要的技术标准岗位标准融入到教材里,把就业当作学生能力培训的检测标准;在校企合作、自主创业、创新教育等方面抓住突破口,在引导家长,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对号入座,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形成从基层做起,从长远做起,服务本地的就业新观念。近年来,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如何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上,开拓进取,积极创新,走出了一路崭新的路子。
工学交替,打通从学校到职场的通道
张志宏是郴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的毕业生,但如今已是王牌彩电的中层骨干人员,已做到技术督导的职务。而他,就是一名工学交替的受益者之一。据工业自动化系的党委刘旺林书记介绍,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尝试进行工学交替,每年陆续有100多名学生进行交替。所谓工学交替,就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分期分批进入相对应的合作单位进行工作,体验职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了解企业文化,生产流程,增加荣誉感。让他们进入企业后的承载能力更强、更现实。从而减少企业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差异,让学生入职后,较快地进入角色。
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平台,学校和全国及本地一些知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每年的一百多名工学交替的学生,就会有三十名左右被企业留住。对于一些就业思想比较开放,愿意从基层做起的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可以这么说,只要他自己愿意,企业都愿意将他们留下来。”因为他们进行过专业学习,而且相对比较稳定,比从社会上招的人更便于管理,更有培养和发展前景。参予工学交替的这些企业,都有过承诺:对于表现好的比较优秀的学生,随时录用。但是,有一些学生因为受陈旧的爱轻松的就业观的影响,不愿脚踏实地,而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低不成高不就。“这与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也有关。孩子毕业后,不愿吃苦,坐上高铁就奔他乡,做不好的话,十天半月回到家里由父母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没有危机感,宁愿慢慢地等,也要找个轻松收入高的工作,就或许才是就业的第一道卡子。于是,要想真正解决学生就业的的问题,解决学生就业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对此,学院老师提出了是选择“潇洒舒服一阵子忙碌奔波一辈子”还是选择“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只有脚踏实地,从低层做起,才会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来,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慢慢地得到体现,渐渐明白了历经风雨后方能见彩虹的简单道理。
校企融合 从提高就业率到提升就业质量
校企合作一直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就业法宝之一。但郴州职院却在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如何深入校企合作的内涵上做文章。因为,如果学生毕业后找不到自己准确的位置,企业招不到适合自己的员工,校企合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郴州职院首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比如,曾经风行的磨具专业,开始时设置了6个班,但这两年这个行业慢慢进行低迷,汽车行业有讯猛的需求。现在学院系里面将磨具专业减少到一个班,而将汽车行业增加到五个班。娄底学生小张,2012届毕业生,汽修毕业后,自主创业,开了一家汽修店,如今年收入超过了五十万元。
除了专业的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会有相应的调整。一切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学到本领为目的,方式方法更切合实际,更具体,更有征对性。在合作企业上,进行不断的筛选,挑选到最合适的企业,有征对性地培训合格的技能型岗位。在郴州职员,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总是在各种场合告诉学生:要打好基础,学好技术,掌握技能,才能把就职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资本选择更好的岗位。为了让学生切实明白这一点,学校每年不定期地邀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企业人士进行拓展训练。各系和就业处密切配合,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分享。征对学生就业稳定性较差的现状,学校老师跟到企业带队,定期约谈,既当老师,又当家长。孩子们思想出了波动,及时化解。身上没钱了,老师及时帮助他们。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来自心底,感觉到温暖。师生之间因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招生就业处一位周姓处长介绍,有一个叫黄志刚的学生,离开学校八年了,每个节假日从没有停过给他的问候。
“目前,我们学校的校企合作已进入校企融合。也就是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我们学校牵头成立了郴州校企合作协会,要求本校每个专业跟本地企业签两家以上的合作约定。在校企合作中,考察稳定的就业合作单位,选择的企业,要求跟学校就业岗位群相吻合,这样,这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通过提高就业质量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郴州职院副院长介绍通过校企融合提高就业质量时很有感触“只有提高了就业质量,学生才会有稳定的工作,幸福指数才会真正提高。
立足本地 以服务本地经济为荣
让自己的学生立足本地,服务本地经济是郴州职院就业处和校领导在学生就业问题上的一个新的举措和突破。
“近年来,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就业率,学生一毕业,往沿海一些工厂一拖,了事。问题是送去出后,不久人家又坐着高铁回家啃老了。而本地很多企业又招不到人,尤其是技术人才。而我们学校做的就是打造技术人才的事。为什么不能让学生留在家乡而两全其美呢?”因此,郴州职院根据学校自身毗邻郴州高新技术园靠近郴州经济开发区,依托校企合作的途径做出了立足于服务本地经济发展培养一线成品人才的办学定位。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学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首先,实施了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一把手一程”,唱响了学生至上的就业工作主旋律。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罗海运任组长、院长易理中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院长鲁玉桃任副组长的‘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校企合作为支撑、院系共管为体制、职业指导为基础、信息网站为平台”的求真务实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2014年的主题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不断增加本地就业比例。2014年初次就业率达到87.08%,毕业生满意度在95%以上。
“在未来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要改变着重劳务输出转变到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观念。把企业需要的技术标准岗位标准融入到教材里面去。”分管院长鲁玉桃深有感触“一些孩子一毕业就想飞走高飞,甚至流传宁要深圳一张床,不要郴州一间房的说法,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技术,还要教他们热爱家乡,立足本地,服务本地经济。但我们本地政府也要通力合作,让在家乡创业就业的学生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幸福指数,这样,才能改变目前这种局面,留地本地的学生的比率才会不断上升。这才是学生就业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