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汝城 “半条被子”一条心 感恩奋进朝前奔
发布时间:2025-07-2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华声在线 梁可庭 邓生祥

“真没想到,一下子增添了这么多器材,方便大家休闲健身。”盛夏时节,红绿相映的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幸福新村,一组崭新文体器材令村民朱小勇乐开怀:“这些器材从民声民意到落实落地,不足一周就光速办妥了。”

前不久,沙洲村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100多人召开屋场夜谈会,敞开言路集民意,共谋发展聚民智,村民提出了在幸福新村增设文体器材、维修民房屋顶等多条意见建议。此后,沙洲村迅速召开专题会,针对群众需求逐一安排部署,积极推动事项落实落地。其中文体器材一次增添了20多件(套)。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沙洲村支部书记、主任朱向群表示,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发力点,落实落细为民服务,办好办实民生实事,切实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收获感。

沙洲村是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沙洲瑶族村,3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沙洲调研考察时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他要求,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牢记嘱托,践之于行。沙洲村积极引导扶持村民发展种果子、开店子、摆摊子“三子”产业,统一规划建设农特产品摊位135个,发展民宿、餐馆、商店48家,促进4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相比2020年,全村去年人均收入增至2.5万元,增长67%,集体经济增至129万元,增长130.36%。

为增进民生福祉,沙洲村推进亮化、净化等“十大民生实事”,着力实施系列“幸福工程”:统筹景区保护和村民建房需求建设“幸福新村”,满足村民安居乐业期盼;创新开办“幸福食堂”,为全村年满70岁的老人和其他困难群体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利用集体经济为全村老人每月发放养老补贴,为全体村民参投一半医保费;开设瑶绣共富“幸福工坊”,吸纳村内外绣娘务工增收;连年举办沙洲“村晚”、丰收节、年货节和农趣会等“幸福节会”,促进村民幸福升温。

沙洲村还创建了书法班、读书班、舞蹈队、篮球队、合唱团等群众组织,开设了“湘妹子能量家园”,常态化开展了日访夜谈、屋场会、“三下乡”和“十佳最美”评选等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筑牢“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之基。

如今,沙洲是一家、建管靠大家的共识愈发强烈,干群连心干事创业动能澎湃。“我要不负嘱托,坚守初心,当好村里的火车头。”沙洲村支部书记、主任朱向群表示,要继续带领全村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创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在汝城,“半条被子”是传家宝,党群干群关系是生命线。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沙洲瑶族村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点,全县上下持续深入开展了“牢记殷殷嘱托,不负人民重托”“五进五学五比五讲”等主题实践活动,常态长效开展了“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八大行动。2020年10月以来,全县创新形式、深入群众,开展了日访夜谈、屋场会、板凳会、宣传宣讲10000多场,收集民计民智10万余条,解决民需民盼10万余桩,不断升温血浓于水的党群干群鱼水情。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1136”的工作思路牵引下,汝城县坚持打造“红色沙洲、温泉之都;中国汝城、幸福边城”的发展定位,以做强文旅康养、产业园区、城乡融合为“三大引擎”,深学笃行、实干争先,推动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幸福、基础建设等齐头并进、协同跃升。

“牢记殷殷嘱托,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汝城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心聚力抓产业项目,促湘商回归,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抓“两个融合”,擦亮“五色”文旅名片;抓深化改革,形成标志性成果;抓本质安全,守牢发展底线;抓作风建设,深化整改整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