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5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徽)5月23日,“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Y854/1次从郴州站发车,载着1000多名资兴市职校的师生前往韶山。这是郴州市广播电视台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打造“媒体+产业”共振体的又一创新成果。
郴州市2023年承办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锚定打造“研学之城”、提升红色文旅资源影响力的目标。郴州广电迅速响应,组建专业团队进军研学市场。短短一年多时间,其开辟的多条文旅研学线路和研学组织模式广受好评。
2024年,郴州广电全面承接郴州市范围内“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组织2万多名中小学生前往韶山研学。今年,郴州广电继续深耕“我的韶山行”活动,还将推出汝城县“我的沙洲行”、北湖区“夺冠之旅”等特色研学线路。
郴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发展低空经济。郴州广电立即响应,全力组建无人机大队。目前,已配备70余架专业级无人机和穿越机,建成2座城区固定机场与1座移动机场,在应急救援、地灾巡查、城市综合治理等多领域探索“低空融媒”应用场景。目前,郴州广电利用无人机技术,完成所有县(市、区)的城区三维建模,并与住建、林业、自然资源、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深度合作。
以新闻客户端为载体,郴州广电搭建多个“媒体+”平台服务客户群体。如,推出“广电车友会”,与加油、充电、保养、保险等头部企业形成合作;打造“爱郴州福礼商城”,聚焦工会会员福利消费,严选本地优质农副产品上线;将旗下“公共频道”转型为“文旅频道”,为宣推文旅资源开辟全新窗口。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升优质内容产能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是我们的破局之器。”郴州广电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郭昕表示。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