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家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机械臂在装卸玻璃。陈勇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徽 赵倩倩 通讯员 曹水平 陈勇
【县域名片】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西部,总人口90.1万,是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6.99亿元,连续多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去年荣获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
【担当故事】
4月17日,位于桂阳县的湖南百德金金属冶炼公司贵金属生产线上,工人正对黄金材料进行提纯、熔金、倒模。百德金公司日产贵金属300公斤,去年营收已突破100亿元,成为郴州首家“百亿级”企业。
近年来,桂阳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开转型发展新天地。该县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县域经济从传统矿业一家独大,转型为有色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家居智造等多种新兴产业同步发展。
广引社会资本,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眼下,正值茶叶采摘季,桂阳县荷叶镇的千亩生态茶园,茶农们趁着晴好天气采收春茶。茶农蒋纯辉说,过去山上被挖得千疮百孔,通过这些年的生态修复和改造,如今已是绿意盎然。
桂阳享有“千年矿都”美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达11类103种,其中铅、锌、铜、锡和微晶石墨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曾受制于矿产生产方式,荷叶镇周边矿区大大小小的矿井多达160个,在长期作业过程中,留下大量采掘固废物。
“我们因矿而兴,也因矿所累,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道路交通问题都出现了。”荷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史鹏飞告诉记者,县里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不能一关了之,改革一定是资源型地区突围的‘金钥匙’。”桂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胡小军说,县里研究分析认为,资源转型改革与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必须放宽政策,走市场化道路,广引社会资本。
改革为转型提供路径,转型为改革设定目标。一时间,中国建材集团南方石墨有限公司、桂阳县金建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湖南祺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进驻荷叶矿区,对矿区周边114个矿山整合规范,彻底扭转矿区多年无序开采的乱象。
同时,桂阳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建立有色科技产业园,出台政策引导有色金属向精深加工、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推动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位于桂阳有色科技产业园的湖南康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旧电池在车间经过拆解、分拣、冶炼、电解等工序后,成了崭新的蓄电池原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率在98%以上,每天有500多吨的废旧电池在这里“脱胎重生”。
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闭环式循环经济产业链,每年可回收加工利用废旧铅蓄电池16万吨至2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铅矿石开采约100万吨。
桂阳的铅锌产业集群已被列为全省11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之一。2024年,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达到363.5亿元、385.57亿元。
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改革与开放是不能分开的“双螺旋”。近年来,桂阳抢抓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及被列入全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的重大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我们瞄准了东莞的家居制造企业。”桂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楚程分析,从东莞的实际情况看,家居产品占地大,租厂房成本又过高,而破解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就是产业转移。
一场“双向奔赴”就此展开。桂阳县提出打造“家居智造产业园”构想,吸引大批广东家居企业前往考察。但过程也并不平坦,一开始,很多企业签了入驻意向,此后仍踟蹰不前、驻足观望。
作为当时的园区招商局负责人,肖楚程进行了多方走访。很多企业反映,家居产业链条环节多,划分细致。若转移到桂阳,担心产业链不完善,配套企业跟不上。
这引起桂阳方面思考:改革是一套“组合拳”,不能单靠热情,必须从产业链发展角度出发,延链补链强链,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时,要支持已落地企业(含本地企业)追加投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为此,我们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政策等6个方面,逐一细化梳理32条具体措施。”桂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夏红表示,县里出台《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强化精准招商的若干政策》《关于金融支持稳经济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和项目服务专员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形成“1+7”政策体系。
向改革要动力,有效激发了发展新动能。目前,桂阳家居智造产业园已落地企业68家,竣工投产企业37家,家居智造产业获评全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
一系列改革铺开,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我们正在全力以干破题,促进动力大提升,扎实抓好招商引资、争资立项、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桂阳县委书记巫初华表示。
人才是第一资源。桂阳每年设立不低于5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由县财政列入年度预算,用于人才资源开发和兑现政策奖励。
桂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志强表示,为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去年,该县精心编制《桂阳县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一本通》,与粤赣地区11个县市区开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共办理“跨省通办”事项4.7万余件。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功上线17个服务事项;利用抖音平台开展政务直播获评全省“改革品牌”典型。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创新建立“135”服务机制,全面推广“码上监督”,明确10条涉企检查硬措施,涉企执法检查同比减少15%;深入落实惠企“39条”,推行县级领导“四联四包”工作机制,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表现优秀县市区。
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纷至沓来。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中国电建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看准桂阳的风能资源,建成风电、光伏项目15个,总装机容量达81.2万千瓦。
大为股份、汉尧锂业在桂阳投资百亿元建设2个从原矿采选、碳酸锂生产、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尾矿处理的锂电全产业链项目,并入选2025年全省重点建设项目,为桂阳县推进锂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去年,桂阳引进2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8个,总投资192.4亿元,排郴州市第一。
目前,桂阳依托资源优势,聚链成群、以链引新,初步形成有色金属、家居智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四大培育产业的“3+4”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2家、总产值759.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5%,位居郴州市第二。
【专家点评】
改革既要敢于破
又要善于立
湘南学院教授、博士 刘卫平
改革要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在立中破,在破中立,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及时破、引导破。
桂阳首先坚持先立后破。抢抓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及列入全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的重大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及时出台过硬举措,支持企业发展,创新建立“135”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坚持破中有立,面对传统有色金属产业,不是一关了之,而是出台政策引导有色金属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建立有色科技产业园,优化产业布局。
“破”与“立”是对立统一。桂阳的实践证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敢于破,又要善于立。只有做好新旧产业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根据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改革才能有条不紊推进。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