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全国妇联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对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596名全国三八红旗手、395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599个全国巾帼文明岗予以表彰。其中,郴州市共有2名个人和2个集体光荣上榜。郴籍央视总台主持人龙洋,宜章县梅田镇龙村瑶族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邝素珍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郴州市女企业家协会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荣誉,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郴州妇女发展的多维图景。在郴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里,女性的奋斗精神早已融入城市血脉。
她们初心不改
革命理想高于天。
郴州这片红土地,走出了曾志、彭儒、吴仲廉等革命家。她们,代表着无数个投身革命事业的郴州妇女同胞。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她们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革命的重担,用坚定的信念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如今,这份精神依然激励着郴州的妇女们在各个领域中奋发向前,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80后”谢贵花2015年从北京回到家乡郴州创业。她种过树,养过猪,还开过肉店、粉店,直至进入速冻包子这一细分赛道。
谢贵花的包子日销售量能达到12万个,产品销售遍及郴州、永州、长沙以及广东佛山等地。
目前,谢贵花的郴州贵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近千人就业。
而于无声中突围的江梦南,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和精神求学追梦的过程,成为激励当代青年攻坚克难、奋勇前行、永不言弃的强大榜样。
时代在变,但郴州妇女的初心与使命从未改变。从革命年代的英勇斗争,到和平时期的创业打拼,在困境磨砺中实现个人价值,她们始终坚守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她们传承不息
手拿龙须草,一扭一钩,一绕一缠……在胡晓琴的巧手下,一支极具韵味的龙须草玫瑰花就编织完成了。
作为第四代龙须草编织技艺传承人,胡晓琴不仅继承了这门手艺,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创办了临武县湘菲编织工艺品有限公司。
胡晓琴推陈出新研发产品,让龙须草编制品更加多样化,并销往世界各地。她还将女儿培养成第五代传承人,希望她能带着更多年轻人一起创业,将这门手艺发扬和传承下去。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昆曲演员刘婕身上更具戏剧性。
在《2025湖南戏曲春晚》中,湖南省昆剧团副团长刘婕带来《湘昆遇见世界名画》的表演,既彰显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脉络,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从表演形式、叙事方式、舞台呈现等多维度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90后”高才生唐笑,从“归来燕”到“领头羊”,挥洒汗水支持家乡建设。
唐笑是苏仙区良田镇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她被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下称“三星电子”)录用,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2018年,机缘巧合下,她得知湖南星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正在招聘软件开发人才,思虑再三,唐笑辞去在三星电子的工作,听从内心召唤奔向家乡怀抱。
面对技术难度大、任务时间紧的项目,唐笑化身“拼命十三妹”,连续加班三十几天,经常到晚上12点以后下班。
对于超出了公司研发水平的项目,她也敢于接受挑战,带领软件团队从零做起,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通过不断试错与钻研,啃下了算法设计这块“硬骨头”。
她先后被认定为郴州市青年人才、郴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
在郴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还有许多像胡晓琴、刘婕、唐笑这样的女性,她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传统与现代的经纬间织就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她们向新而行
夜幕降临,苏仙岭的观景台亮起盏盏夜灯。山脚下,广场舞的律动、工厂的机器轰鸣、社区活动室的欢笑声交织成独特的城市交响曲。
这些声音背后,是郴州妇女用汗水与智慧写就的发展叙事篇章——既有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也有个体与时代的和解;既有创业打拼的焦虑,也有破茧成蝶的绚烂。
当我们谈论妇女发展时,本质上是在探讨人类文明进步的另一种可能。
2024年,郴州市开展“创新创业巾帼行动”,联合开展“福城女性”职业技能培训126场,举办“春风行动”女性招聘会132场,帮助1.3万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新增“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示范村14个,培树桂阳太和辣业、临武小徐瓜瓜2个省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巾帼新农人的创富带富作用;推进“巾帼家政进社区”,10个“福城姐姐巾帼家政社区驿站”已实现统一亮牌经营,助力解决社区“一老一小”问题。
在政策的引领下,郴州妇女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郴江之水奔流不息,正如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的女性力量,在每一次潮起潮落中提升着城市的精神海拔。
我们既为脱颖而出的郴州女性喝彩,亦为平凡坚守的你我骄傲。期待每一位郴州女性都以智慧和汗水在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创新示范区、开放发展排头兵、湖南重要增长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郴州实践的壮阔图景里,以独特光芒共同构筑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