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新春上班第一天,央视《朝闻天下》特别策划《新春走基层》聚焦资兴灾后重建,连发《记者探访州门司镇灾后重建现场》《湖南资兴 以工代赈 助力灾区焕新颜》《受灾群众安置加速 王大姐迎来新生活》3稿,充分反映了受灾群众温暖过年、重建新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我市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实现新闻宣传工作“开门红”的真实写照。
奏响春节期间新闻宣传最强音,在新闻策划、产品生产、媒体通联等方面主动作为,推出一系列有内容、有温度的新闻产品。春节期间,根据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紧扣“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行”“满城尽是郴州福”“资兴灾后重建”等主题,我市在中省市媒体推出一大批重点报道。
通过“新闻眼”,见证进步、记录发展。人民日报刊发了《村民老陈搬新家》,生动的笔触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政策好、人努力,搬了4次家的老陈日子越过越好;新华社刊发通稿《重访资兴灾区:板房渐空,新房过冬》《湖南资兴受灾群众搬新家 迎新年》,人们仿佛在阵阵鞭炮声中,与受灾群众搬新家迎新年同欢喜。
好风凭借力,通过新华社海外平台,郴州“圈粉”全世界。我市与新华社合作实施“城市家书”项目,春节期间,一封以家乡名义寄出的“山水画卷 郴州相见”的团圆家书,在纽约、巴黎、北京、上海等全球11个城市核心商圈中的20多块户外屏亮相,活动稿件在美国WICZ等481家主流媒体落地,传播总触达超1.5亿人次。由新华社英文翻译、审校、配字幕的纪录片《周敦颐在郴州》,通过全球通讯社联盟发布海外推广稿,在全球553家媒体、门户网站落地,覆盖上亿人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点赞郴州高质量发展,推出涉郴报道20余条,其中《新闻联播》2条;央视4套《远方的家》栏目推出45分钟专题节目《古邑郴州年韵浓》,关注我市汝城香火龙、嘉禾年夜饭、湘昆、裕后街文旅等元素;央视10套推出专题节目《妈妈私房菜——蜕变与成长》,记录了郴籍作家刘同的一次回乡之旅,年味浓、消费热,一个底蕴厚重、激扬向上的福城呼之欲出。
从郴州年俗出发,中央主要媒体的重点关注,彰显了郴州的魅力,省直主要媒体也积极为郴州发声,集聚声量。
春节期间,湖南日报社郴州分社积极为新湖南“新春跨年大直播”“交通大直播”提供当地年俗、交通保障等素材,讲好郴州年味故事;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播发报道30余条,《郴州:代炒服务带动砍肉粉》《最暖人间烟火气 漫享林邑好时光》等一批重点报道受到广泛关注;红网推出年味非遗、春节我在岗、“郴”风破浪勇往直前等系列报道,共发布原创稿件54篇。一篇篇热气腾腾的报道,无不展现郴州的勃勃生机。
2月3日,郴州发布一篇《DeepSeek眼中的郴州,是这样的》微信推文在郴州人的朋友圈刷屏。借助人工智能和Deepseek热点,实现精准引流。春节期间,市直主要媒体不仅花招百变、妙招频出,而且进行了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其中,郴州日报开设了《福满林邑郴心年》栏目,春节假期推出“家、味、满、乐、韵、美、安、火、暖”系列主题报道,不仅年味满满,而且点击量大,让新时代的郴州声音传播更远。
此外,春节前夕,郴州市启动“满城尽是郴州福”活动,“福”摇直上,各主流媒体宣传热力值拉满,《有一种年味,叫满城尽是郴州福》《福城百福·郴州祝福》等新闻报道出新出彩。围绕郴州获全省大抓落实工作11项表扬激励,推出《历史最佳!郴州全省第二!》等报道,并围绕11项典型工作经验陆续推出系列报道等,营造了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的舆论氛围。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