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李江华 李贵 罗徽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希望;
乡村,奏响着振兴的乐章。
在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坳上村蔬菜基地内,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地头,大棚内绿意盎然。趁着天气晴好,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在苏仙区良田镇良田村的油菜千亩示范片农田里,油菜耕种一体机正在忙碌地穿梭作业,成功将“冬闲田”转变为“增收地”。
在苏仙区栖凤渡镇瓦灶村,“崇德向善积分银行”积分兑换超市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这里的村民正在进行积分兑换。
从绿意盎然的蔬菜基地,到忙碌的油菜千亩示范片农田,再到和美乡村的幸福村落……一切都在苏仙大地上,形成一幅幅动人画面。
苏仙区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坚决做到“四个不摘”,强化“三个落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苏仙区于2021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4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市、区)之一,202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苏仙区光荣上榜。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筑牢防返贫“堤坝”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数据显示,近年来苏仙区新识别监测对象247户642人,风险消除监测对象72户184人。截至目前,全区帮扶对象共3994户10234人,其中稳定脱贫户为3488户9143人,监测对象506户1091人,未出现一户一人返贫致贫。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苏仙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聚焦“信息预警、重点排查、精准帮扶”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坚决筑牢防返贫致贫底线。
在信息预警方面,苏仙区成立由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牵头,18个行业部门配合的联席工作机制,建立了监测预警、信息比对和数据共享三项工作机制,每月开展1次数据交换、信息比对,通过全面监测,及时交办预警。2024年共清洗各类问题数据7750多条,能修改的问题数据均已整改到位,实现了动态清零。
在重点排查方面,各镇针对区级推送的重点户信息,将信息统一报送到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进行审核,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打分,纳入每月平时成绩。2024年8月到9月对全区所有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77139户220191人开展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全区属于排查范围的“三有”人员全部排查到位。
在精准帮扶方面,苏仙区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及时化解风险,并及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并完善配套政策,印发了《苏仙区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苏仙区2023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牵头制定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和帮扶政策“明白纸”,对过渡期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明确和优化。
牵住产业兴旺“牛鼻子”,
激活“振兴”原动力
在107国道株洲至坪石段,一座充电站仅用27天,就以“苏仙速度”完成了新能源充电站从项目选址、发改备案、报批报建、土地使用批准到场站施工、电力检验、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等一系列程序。
这占地4600平方米,拥有22个充电桩的“栖凤渡充电站”,可容纳重型和以下电动货运车辆、小客车充电,目前是107国道株洲至坪石段最大充电站。
但一般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最大充电站”居然是村里投资建设的。2024年1月,栖凤渡镇栖凤渡村成立了首家强村公司城驿公司,2024年5月,城驿公司在充电站设立配套建设服务中心,投资40万元打造出一座集旅游咨询、旅游公厕、便利店、司乘休息室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国道精品驿站。截至2024年10月,栖凤渡充电站已累计提供充电服务30000台次,实现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在郴州栖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莲藕加工生产车间,切片、清洗、装袋,工作人员们正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依托当地河网密集优势,郴州栖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经营士地1036余亩,大力发展莲藕产业,并配套建设加工厂,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收购商前来考察环境、订购产品。该公司全年季节性用工3000余人次,让庄门村的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同时,该公司先后带动周边大小莲藕和蔬菜种植户300余户,为本村及周边村子种植莲藕的村民按市场批发价收购莲藕,解决大部分村民莲藕的销路问题,每年带动农民增收近千万元。
输血不如造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苏仙区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牢牢抓住这一主线谋划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现代农业经营新体系,通过打造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大力推广特色种植等,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通过重点扶持、连续扶持,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一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群,做大做强一批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全区蔬菜产量22.04万吨,产值6.7亿元;新增“湘江源”蔬菜省级区域公用品牌4家;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超4987吨,实现销售额0.6亿余元。推选乌米香姐、芝草食用菌、栖汉莲藕、福城包子等十几个产品入选“郴品郴味”优质特色农产品名。
优化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布局,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实现规模化生产与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屠宰与加工、品牌化经营、冷链化流通和一体化管理,推动生猪全产业链均衡联动发展。全区规模生猪养殖场324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养殖场18家,省级以上生猪产能挂牌调控基地36家。
打好“四类乡村”主动仗,
乡村有颜更有质
乡村振兴不仅是要改善乡村环境,更要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村民有了精气神,乡村未来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走进飞天山镇和平村,道路平整、青砖黛瓦、环境优美,一幅“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现在的和平村和以前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环境美化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和平村村民吴海洋说。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苏仙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治、依法监督”的原则,坚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坚持目标驱动、项目推动、景区带动、干群联动,扎实开展“四类”乡村建设。
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共拆除888878.41平方米。以省级重点片区村规划为指引,打造飞天山镇清江村、飞天山村、龙湾村、高椅岭村和五里牌镇翠江村等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示范样板。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行首厕过关,倒排工期,按时推进工作,近年来完成户厕改造2383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2%。
按照“一村一点”原则,推进村级融合站点建设,综合利用城乡客运一体化首末站、农村现有的邮乐购、村邮站等场地划设农村物流储存区域,建成村级物流综合服务驿站113个,平均每年为每个村级服务驿站创收4500余元。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深入开展“理润苏仙”“好人之声”等宣讲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村晚”“村BA”、村厨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文明实践浸润群众生活。
苏仙区美丽乡村的新风貌,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满满的幸福感,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
“现在,喝水全达标,住房不怕暴雨浇,雨天走路不脏鞋,农民办事不用跑。村里人吃穿不用愁,房前屋后环境越来越美。”许家洞镇钟家村村民钟久金说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