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花小钱办大事——汝城县美丽宜居共同缔造纪实
发布时间:2022-01-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华声在线 通讯员 胡友良 苏铃惠

  黑色的柏油路两边,孝善文化装饰着白墙,路边的水渠清澈见底,鹅卵石与砖块错落有序,怪石树高高矗立......位于汝城县北部的龙潭桥村作为“共同缔造”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将“共同缔造”活动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完美结合,村庄一展新颜,在改善人居环境上花了小钱办了大事。

  汝城县是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美丽宜居共同缔造试点示范工作点之一。为建设“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宜居村镇,各村镇亮“本事”,打“擂台”,汝城县遴选出“四镇七村”的共同缔造先行试点示范片,包括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文市村、秀水村、韩田村、土桥镇龙潭桥村、延寿瑶族乡官亨村、热水镇热水村。如今,龙潭桥村走出了一条富有湖湘特色的村镇建设之路,美丽宜居共同缔造的“龙潭桥”模式也被其他四镇六村广泛学习,并在汝城全县推广。

  党建引领:聚力共同缔造

  “没有奉献精神的人,就会选择利益,不会选择为老百姓做事。我们要用心用情关心群众,不要计私,做事公平公正,做到真正一个共产党员能做的事情。”龙潭桥村村书记欧永成说。

  在美丽宜居乡村共同缔造过程中,龙潭桥村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发挥基层党建头雁引领作用。由“村支两委、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构建共同缔造工作领导小组,借助专业技术团队服务支撑,积极收集村民意见,同驻村规划师一起规划乡村,形成了龙潭桥村美化人居环境的“六靠模式”——推进靠党建引领、管理靠村规民约、建设靠投工投劳、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项目支持、持续靠产业支撑。

  为保证美丽宜居村庄治理成效长期保持,龙潭桥村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老年人委员会”的三级监督机制,由村支部书记牵头,动员全村村民共同参与到村庄的建设与环境卫生维护,促进长效治理机制。

  在汝城这片红色沃土上,“半条被子”精神深入人心,党群干部赓续红色基因,坚持初心使命不改,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汇聚人民共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共建共管:村民当好村主人

  在龙潭桥村,有一栋用石头、砂浆和红砖修建的老房子格外独特,路过的村民介绍:“这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墙面上错落的乱石和砂浆都是山上取的材料。”这些红砖老房和立面改造后的白墙水泥房在村里并存。

  “究其原因,是因为村民在住房整治上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对刷墙壁、改坡屋顶、立面改造等兴趣不大,更关心的是走路是否方便、门前屋后是否干净。”驻村工作队队员何俊雄说:“龙潭桥村的改造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主要先从拆除旧房杂屋旱厕、硬化巷道路面、宅基地复垦等焦点问题抓起,不搞‘穿衣戴帽’、大修广场之类的‘面子工程’,让村民得到真实惠。” 目前,全村基本完成了土地增减挂钩任务,共拆除危旧房杂屋旱厕591间,26700多平方米,复垦40多亩,筹措建设资金200余万元。

  在村里的墙面上,《龙潭桥村村规民约九条》非常显眼。“规范建房、村庄改造、教育助学、耕地管理、卫生管理、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爱护公务、平安建设”,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是由村支两委和理事会牵头,切合龙潭桥村人居环境改善、乡风文明建设实际,村民建议建言,共同构建形成,深受村民支持和遵守。

  村里常态化、季度化的卫生评比和“红黑榜”等活动也让村规民约落到实处。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家族威望高的人组成的理事会成员也争做表率,主动参与卫生评分和日常监督工作,成为了干群沟通很好的桥梁。通过评选评优、设置“清洁家庭示范户”、奖励绿植等方式让村民真正做好村主人,“与邻为善、尊老爱幼”形成常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门前屋后卫生环境整治,共建美丽宜居村庄。

1_副本.jpg

  △龙潭桥村公示的2021年第三季度村民自治“红黑榜”。(苏铃惠 摄)

  汝城县“一约四会”基层治理模式在各乡镇因地制宜实施,充分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当家做主,使事务村民一起议论,建议村民一起提,办法村民一起想,乡村村民一起建设,为美丽宜居共同缔造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促进了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投工投劳:花三分之一的钱干100%的事

  走在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和旧房青砖铺设的巷道上,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学勇指着地上的砖石自豪的说:“这些鹅卵石都是村民从河里弄来的,旁边的青砖一部分是从拆危拆旧的村民家买来的,一部分是买的新的。”

2_副本.jpg

  △用从小溪收集的鹅卵石和旧房青砖改造巷道和田间步道。(图片来源:龙潭桥村)

  “旧的青砖从村民那五角一块,新买的市面上要四元左右一块。村口的‘龙潭桥’大石头由本村山里取材,包括加工费才4000多,在外购买则要好几万。这既节约了成本,又美化了村庄,还保留了乡愁。”驻村工作队队员何俊雄说。

  龙潭桥村在人居环境改造中,一方面就地取材随处可见。怪石树天然形成,将周边大石打磨润色,铺上青砖鹅卵石,与用拆危拆旧可利用的材料搭建的休闲凉亭一起,变成了休闲小广场;山上的竹子变篱笆,菜园变得似花园......一砖一瓦,变废为宝,花了小钱办了大事,让“农村更像农村”。

3_副本.jpg

  △龙潭桥村拆危拆旧材料搭建的休闲亭。(苏铃惠 摄)

  另一方面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将项目造价分为3个三分之一,材料占三分之一,人工占三分之一,利润和各种费用占三分之一。在巷道改造中,龙潭桥村充分发动村民参与,在做好整体规划后,通过沙石水泥等材料由村里出,门前屋后施工由村民以义务投工投劳或以低于市场半价水平的薪酬(每日报酬为60或80元的工资,低于市场价格每日160元的标准)参与村庄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龙潭桥村共完成巷道硬化12000余平方米,巷道改造1300余平方米。2020年至2021年,在巷道硬化、污水治理、水体整治项目投工投劳30.6万余元,白改黑和点亮工程投工投劳4.2万余元。龙潭桥村通过就地取材、投工投劳方式,让村民全员参与村庄自建,做到了花三分之一的钱完成工程改造,实现了资金投入由“大投入、高大上”向“花小钱、办大事”的转变。

  美化环境:雨无污流

  “以前土房子,现在洋房子;以前烂泥路,现在水泥路;以前雨天污水横流,晴天臭气熏天,现在不管天晴下雨都干干净净;以前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现在晚上散步跳舞有路灯了。”对于龙潭桥村人居环境的改变,村民曹普全非常高兴和满意,尤其是雨污分离的改造。

  龙潭桥村在每家每户房前屋后修建了排污渠,通过排污管道连接,污水集中收集流入氧化塘进行生态处理,最后出水再排入自然水体中。雨污分离管道,上面是雨水,下面是污水,雨水在明,污水在暗。目前,龙潭桥村渠道清淤700多米,新建和完善排污沟480多米,节约工程资金约20%。

  龙潭桥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水样检测结果显示,污水在处理后其悬浮物、化学含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明显降低,出水水质达到湖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 1665-2019) 中的一级标准。

4_副本.jpg

  △龙潭桥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氧化塘。(图片来源:龙潭桥村)

  龙潭桥村雨污分流水样初检合格意味着这是一种可推广可学习的人居环境改善模式。汝城县正着力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村庄雨污分流系统,以及“厌氧+湿地”、“氧化塘”等工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在改厕和公共基础设施改造上,龙潭桥村共拆除旱厕181间,实施改厕120户,建设公厕4个,设立垃圾收集点8处。修建小型停车场6个,整修水塘5个。

  共谋新业态:乡村宜居宜业

  随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龙潭桥村变得更加整洁、美丽、宜居,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5_副本.jpg

  △龙潭桥村人居环境整治前后对比效果。(图片来源:龙潭桥村)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龙潭桥模式撒下的共同缔造种子,逐渐在汝城县四镇七村传播开来,落地生根,出土发芽。韩田村着力非遗文化传承,以文化认同引导乡村能人,发扬双彩布龙民俗,带动群众舞出党群连心桥;文市村重视传统村落保护,用一卷小皮尺,量出传统村落新家园,述说着“一块山楂片,两边军民情”的动人故事;秀水村推进排水管网改造和污水处理建设,用沟渠阡陌勾勒出幸福模样,让“污水”变成真正的“秀水”;官亨村的一座“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和“一张借据”展览馆让红色火种扎根,村庄旧貌换新颜,使“青山无障碍,村民幸福多。”热水村村如其名,“石气生烟火,潭声若沸汤,”丰富的地热资源让温泉旅游业快速发展。

  新环境激发新思想,新乐土推动新建设。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乡村宜居也要宜业。龙潭桥村村支书记欧永成说:“在美丽宜居环境基础上,还需锦上添花,乡村未来需要发展新型农民、新兴产业工人,让我们家门口有经济。”

  汝城县结合地方红色资源优势,在全县范围内,遴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区位交通优越、资源禀赋丰富、人文特色突出、群众参与意识较强的54个乡村,投入5000万元,不断推广龙潭桥模式,打造美丽宜居共同缔造的“汝城样板”。

  沙洲村依靠“半条被子”精神发源地,走出了一条“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的路子,带动了红色培训教育、民宿餐饮和绿色休闲农业等业态发展。汝城人民也积极向“新农人”转变,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等方式,让柰李等汝城特色农产品插上“翅膀”飞出大山,名气更大,销量更高,销得更远,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挣大钱,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和新兴业态。

  汝城美丽宜居共同缔造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汝城仍需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继续涅槃之路!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