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糖尿病“黎明现象”有新解
发布时间:2021-05-24   来源:大众卫生报  作者:

  本报讯(健康报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泓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丁国莲课题组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孙正课题组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丽课题组携手,揭示了糖尿病“黎明现象”机制(脑内基因控制胰岛素抑制肝脏糖异生的昼夜节律),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脏生糖在觉醒前后达到高峰,为觉醒后的神经认知和运动活动提供能量。与此同时,肝脏对胰岛素抑制糖异生的敏感性也在觉醒时达到高峰,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进食行为,促进吸收膳食营养。临床上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也会发生“黎明现象”。这部分患者在夜间或白天大部分时间内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但在黎明时分尤其是早餐后呈现高血糖,提示此类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敏感性的节律异常。

  然而这种胰岛素敏感性昼夜节律的生理调控机制是什么,一直未有明确答案。课题组研究发现,在下丘脑SCN区GABA神经元中,富集着一类核受体家族成员,它们是分子生物钟中的药物靶点。其中有的核受体家族成员表达会呈现显著的昼夜节律,并在觉醒前达到高峰。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分尤其是早餐后呈现高血糖,与上述一类核受体家族成员的表达节律异常相关。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