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将招聘会“搬”到街道、小区、家门口,派出“爱心专车”点对点服务农民工求职……连日来,湖南“春风行动”多频次、全方位的就业服务,破解企业用工难、群众求职难。与此同时,不少企业正为新春“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发愁。
一边是政府“出手”,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台”“配对”;另一边是求职者千千万,企业却难以选中一个“心仪的他/她”。“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是“人岗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的外化表现。这恰恰说明: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同时面临着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变化。前几天,浙江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部分岗位年薪至少20万元,可能50万元,如果有重大的技能突破,100万元年薪都可以。”
技能型岗位虚位以待,企业对掌握核心技能的技术工人求贤若渴,折射出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不久前闭幕的湖南省两会上,“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的余音还在回响,2月6日湖南“稳增长20条”政策又重磅出炉。“扩大科技人才类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经费最高可按20%对个人生活进行补助(重大人才项目按协议确定)”的政策规定,释放出湖南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鲜明导向,也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了“一技在手,终身无忧”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既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要,拓展职业发展前景,也为企业发展、产业培育注入底气。职业教育发展好不好,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与社会发展接不接轨、与市场需求结没结合。湘西州探索“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办学,湘潭医卫职院实施“1+1+1”(“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山河智能深化“订单”式校企合作……从产教融合持续细化、校企合作愈发紧密的风景中,我们可以展望青年人才向着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迈进的矫健身姿。
就业稳,人心安,信心足。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才技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将书写更多“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将成就更多“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