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连日来,湖南日报启动的东洞庭湖慢直播,为众网友与候鸟、麋鹿营造了一场“云端”约会。借助慢直播平台,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与麋鹿齐舞,湿地共长天一色”的生态画卷,拨动众网友心弦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持续升温。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与奔跑的动物、生长的植物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虽然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但相依相存、共生共荣,从不存在“我们”“它们”之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亚洲象、东北虎、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频频现身;新物种、新记录种不断被发现;洞庭湖生态优化,“碧水蓝天鸟翩跹”……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野生动物的安居家园,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持续改善。
中国人民保护生态环保的故事丰富而多彩,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可以把声音传得更远更响。去年,云南野生亚洲象迁徙的故事引发全世界关注,亿万网友见证着“断鼻家族”的十多头大象从雨林出走北迁,仿佛在看“国家地理+迪士尼”。日本电视台甚至为象群做了专题节目,介绍我国的护象团队、政府的应急处理。湖南日报融媒体编辑部通过新湖南视频频道、新湖南抖音号、湘视频等平台推出的慢直播中,候鸟自由翱翔、麋鹿肆意奔跑的场景近在咫尺,打开了一扇东洞庭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的展示窗口。在润物细无声中,人们真切感受到了美丽中国在渐行渐近,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由此愈发清晰而鲜活。
“生物越多样,地球越生动。”在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多样性的生物以其特有的方式维护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护人类的“诺亚方舟”。12月7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一场洞庭湖畔的慢直播,犹如大会的“餐前小菜”。当更多人透过这方小小的屏幕,领略到人与动物和谐相亲的生态美景,积极参与到保护湿地生态、爱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去,我国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动人篇章定能越书越精彩。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朝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前进,凝聚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强大合力,昔日的“稀客”就是未来的“常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诗意也必将化为现实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