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我国有近9000万残疾人,命运使他们“折翼”,却无法使他们低头。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当我们把平视的目光投向这个特殊的群体时,也要为他们的生活“点一盏灯,架一座桥”。
对于绝大多数残疾人来说,他们生来坚强,是绝壁上的花,是深海里的鱼。与健全人相比,他们或许稍显“沉默”,甚至有点“笨拙”,但身体的残缺并不妨碍灵魂的高贵。目光的不远处,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舞台上,残疾人运动员用生命的律动,诠释出内心的强大;当目光转向我们身边,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中,江梦南通过读唇学会“听”“说”,演绎出对生活的热爱。当他们用自信发出“我可以”的呐喊,鼓舞的不只是被苦痛吻过的少数个体,更是面对挫折仍勇毅前行的每个你我。
于最温润处入手,铺洒“人情的阳光”,激荡“善意的涟漪”。近年来,从手语播报天气预报,到导盲犬走上飞机;从开设盲人影院,到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残疾人的生活“旧貌换新颜”。然而,在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中,有些被忽略的细节也逐渐显现:扫码支付等新业态迎合了年轻群体,却无形中“忘记”了残疾人;有些人行通道铺设完柏油路,盲道却遭遇“无言的苦恼”。让信息不再“有壁垒”,让盲人不再“行路难”,既需要以行动去优化看得见的“硬设施”,也需要用内心去“感应”看不见的“软环境”。
一个群体的成长进步,折射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也映照一个国家的蓬勃生机。今年全国助残日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主题,特别强调相关部门要组织国企民企残疾人招聘、残疾人岗位精英赛、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就业服务活动。眼下,湖南各市州的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就业帮扶招聘会等热潮涌动。营造公平的社会空间、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必能点亮更多“折翼者”实现人生价值的梦想之灯。而“一个都不能少”的无疆大爱,正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写照和发展标志。
培根论说人生时,曾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与帮助,赋予他们“独自远行”的能力,他们就能乘着时代的东风,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