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紫鹊界俗世奇人
发布时间:2021-01-0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紫鹊界梯田景美如画。罗中山 摄)

紫鹊界俗世奇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熊小平 邹娜妮

新化县紫鹊界,跨越2000余年的农耕文化,创造出500余级、8万余亩梯田,被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唯一以梯田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紫鹊界的传奇,在那一方山水,更在那一方人。他们是最普通的山民,又是最活跃的山民。他们将家乡的记忆,种进田里,拍进图里,刻进木里,唱进歌里,记在谱里,炖在锅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执着复活家乡的原始样貌,托起家乡走向世界。

2021年新年伊始,记者走近他们,感受他们不一样的岁月年轮,从另一个角度触摸紫鹊界山水梯田的神奇密码。

上篇:山歌声声紫鹊飞

题记:一个人,把山歌唱出去,唱到了中央电视台,唱进了米兰世博会;一个人,把山歌记下来,7年来走访50余名山歌手,连谱带词记了230余首。

对外界来说,荤荤素素的山歌,是紫鹊界的“风雅颂”,是紫鹊界的五言七律长短句。紫鹊界,就在这山歌声声里飞出天外。

她,叫陈福云;他,叫罗绍基。

(在紫鹊界层层叠叠的梯田上,“山歌皇后”陈福云放声歌唱。)

(当地村民罗绍基义务为紫鹊界山歌记谱7年,现已收集整理了230余首山歌。)

谈及紫鹊界,必谈山歌;谈及山歌,必谈陈福云;谈及陈福云,必谈罗绍基。

陈福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化山歌传承人,“全国十大山歌王”之一。2020年8月10日晚,央视播出《歌声里的中国·湖南篇》特别节目,陈福云和搭档演唱的一首《呜哇峒》点燃了荧屏。画面里,紫鹊界的万亩梯田层叠交错,大大小小依山就势,飘带般顺坡递进,壮哉美哉。歌词“山高高,水长长,千层梯田入云端,郎开山前万亩地……”再现紫鹊界梯田的特点:高、长、多,以及人工耕种。

农作时节,大自然的声音在父老乡亲的口中译成歌,悠扬对唱。山民用山歌来记录劳动生活、风俗习惯,表达朴素粗犷的男女之情。

生于新化县圳上镇的陈福云早年在县文工团工作,送戏下乡时深深迷上了紫鹊界山歌。陈福云介绍,以紫鹊界山歌为代表的新化山歌,活泼、真挚、朴实,是民间音乐瑰宝,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2011年,陈福云入职新化艺校,将山歌纳入学校常规教学,她培养的学生将山歌唱进了米兰世博会。次年,陈福云在紫鹊界开办第一个山歌培训班,免费教妇女、老人和孩子。9年时间,她每周末赴紫鹊界,教授了600多名学员。

山歌千百年来口口相传,渐成曲调。随着山乡巨变,会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紫鹊界二胡艺人罗绍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13年冬,他产生了为家乡山歌记词记谱的想法。

寒冷刺骨的冬季,罗绍基骑着“嘎嘎”作响的旧摩托,开始记谱。89岁的邹序泉成了他采录山歌的第一人,老人用几乎没牙的嘴,为他唱了10首:“枣子开花哩紫里青,妹妹我们两个12岁攀花到如今,人人讲你姐个婚姻咯里个动得早,早日怀胎早尝新,免得我少年哥哥打单身……”

历时7年,行程数千公里,走访50余位歌手,罗绍基采录了230余首紫鹊界山歌,整理完成206首歌词谱。2020年,《紫鹊山歌》出版。

“歌手中大部分人已七老八十,有些歌手在我采录不久就作古了,有些歌手我还没有拜访到。”罗绍基说,留住山乡天籁神曲,是和时间赛跑。

往后余生,只做一件事。罗绍基与陈福云要把原生态的紫鹊界山歌传遍世界。

中篇:镜木奇缘紫鹊图

题记:一个人,用镜头追逐紫鹊界之梦,一梦20年。他的相机从黑白“海鸥”到彩色“尼康”、数码“华为”,再到航拍无人机。一个人,用木头雕刻紫鹊界的神韵,化平淡为神奇。家乡的杂树根蔸,原本只是“炉子钱”(柴火),被他点化为艺术品,进得庄严庙堂,上得富贵厅堂。

紫鹊爱他千百遍,他待紫鹊如初恋。镜头与木头,缘起紫鹊界,共现梯田美。

他,叫罗中山;他,叫奉湘波。

(摄影师罗中山在紫鹊界之巅拍摄云海。)

(木雕手艺人奉湘波计划用3年时间,雕刻一幅最美的紫鹊界全图。)

2020年12月7日,大雪,天际尚未泛白,罗中山扛着摄影设备,登至海拔1200米的紫鹊界之巅等待日出。

东方既白,太阳升起。金色阳光照进梯田、板屋、森林、清泉、群山、沟壑,云层涌动,金海翻波。罗中山的镜头,追逐着梦一般的紫鹊界梯田云海。

2000年,北师大民俗教授陈子艾来调研,被紫鹊界满山梯田震撼。深入了解后,她向政府提议“挖掘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同步开发”。景区开发需要大量图片,水车镇文化站的罗中山带上自己珍藏的胶片相机,开始上山拍摄。

没有开发的紫鹊界是神奇的,更是梦幻的。罗中山在大山迷失,被大雨淋透,被大雪挡路。他从未放弃,一次又一次逐梦紫鹊之巅。

2004年,当地报纸刊发罗中山拍摄的紫鹊界风光《冬天的旋律》,给了他极大鼓舞。此后,他的紫鹊界风光照被《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10余家中央、省级媒体相继刊发,绚烂日出、浩荡云海、壮观梯田……如今,紫鹊界就不用说了,新化,娄底,长沙,北京,好多地方的餐馆、会场等公共场馆,挂着他拍的紫鹊界。他不谈版权:“紫鹊界能从我的镜头里走出十万大山,为天下人共赏,是我的荣幸。”

2017年,罗中山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慕名而来的摄影师越来越多,他义务做起了导游。各时段、各角度下的紫鹊界,在更多镜头里鲜活。

“无论用什么相机、什么镜头,我都远远没有全面深刻地捕捉到紫鹊界无与伦比的美妙。”罗中山说,2020年是他拍摄紫鹊界的第21个年头,他依然被变幻莫测的梯田云海吸引。

山顶,摄影家罗中山用镜头向紫鹊界致敬;山脚,木雕手艺人奉湘波用木头向紫鹊界表白。

紫鹊界景区入口,冬日暖阳洒满潇湘木雕扶贫车间,奉湘波手握刻刀,刀起刀落,一件80厘米长、60厘米宽的梯田木雕逐渐成形——挑着担子的农夫行走在层层田埂上,静谧美好。

奉湘波是一位80后,半岁那年因病左腿致残。少年学石雕,紫鹊界的山赋予他独特韧性与灵感。外出打工,他始学木雕,在木头上挥洒灵感。

2014年,艺成归来,奉湘波扎根家乡创业。“我最熟悉的就是紫鹊界。我心里最美的山水就是紫鹊界。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紫鹊界的美。”奉湘波在家乡开起第一家木雕制作坊。别人不要的木蔸,在他眼里是宝贝,自己雕刻,妻子抛光、做漆。刻有梯田的茶杯、摆件,让游客爱不释手。

如今,奉湘波的木雕厂搬进了镇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模800多平方米,4名残疾人和16名贫困村民在这里做学徒、工作。奉湘波常常一个人跑到山上寻找灵感。罗中山镜头里的照片,很多成了他木头上的风景。他计划用3年时间,雕刻一幅最美的紫鹊界全图。

下篇:“醉”是流年紫鹊忆

题记:一个80后,重新扛起锄头,把紫鹊界梯田上的记忆“种进”泥土,从打工新贵变身地道农民;一个本地媳妇,开起紫鹊界第一家民宿,为紫鹊界舌尖上的记忆保留一口专用铁锅。

人生海海,能够让人沉醉的是过往与现实。紫鹊界的美,能够让当地人沉醉的,还有很多在记忆里沉睡。让记忆醒来,让流年沉醉,让外乡人“醉里不知身是客,醉认他乡是故乡”,是紫鹊界的梦。

他,叫奉玉辉;她,叫罗铁平。

(从外省离职回到家乡,80后农民奉玉辉立志把紫鹊界的田种好、种大、种美。)

(紫鹊界“名厨娘”罗铁平正在为客人准备饭菜。)

深冬,层层叠叠梯田里,紫鹊界农民依然忙碌,锄田埂、翻耕、浸田……

80后农民奉玉辉不到6时便已起床忙活。“我小时候农活做得少,读书以后不想重复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外出打工。现在我爱上了种田——家乡的梯田。”奉玉辉说。

2008年,奉玉辉从外省离职,放弃体面的公司主管回到大山,做农民。“当时父亲骂我没出息,现在支持我了。以前我住在穷山沟,现在吃住、工作都在4A级景区。”他说。

只有把田种好、种大、种美了,家乡的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梯田古老,田埂垮塌,田土荒芜,水土流失,守护梯田之路格外艰辛。“田埂塌了我就培起来,田荒了我就种起来,水路断了我就修起来。”奉玉辉决心让紫鹊界“绿”起来。近5年来,他修复梯田上百丘。“明年,我要把八卦岭、瑶人冲一带的梯田全部修复。”他说。

奉玉辉一家家走访,发动村里的年轻人和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加入“种田大队”。40余名村民抱团发展合作社,流转种植348亩田地,复垦荒田,如绣娘齐心修补紫鹊界。

锄耙翻土、木桶扮禾、肩挑手提,紫鹊界的梯田连牛都无法踏进,至今保持着人力耕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滴滴汗水培育出优良的稻谷。产自高山的原种紫米,无论煮饭、熬粥还是制作米糕,都清香扑鼻,糯软可口。

山腰上,永幸民宿女主人罗铁平给奉玉辉打电话,催他送米。紫鹊界的民宿厨娘只用紫米。菜刀在砧板上“锵锵”响,罗铁平正在为客人做湘味小炒,备料、切菜、入锅、出锅、摆盘,动作流畅欢快。

新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海成介绍,紫鹊界特殊的生态为新化美食提供了最好的食材。鱼冻,透明如琥珀;腊肉,分层如山岩;稻田鱼,鲜嫩带甘甜。“为保持原汁原味,我们依旧烧柴火,用铁锅,吃猪油。”罗铁平说,她有一口铁锅,专门用来做鱼冻,一口锅只做一道菜。

在紫鹊界,常能看到外国游客的身影。䅟子粑蒸鸡、井水鱼冻、三合汤、泥鳅拱豆腐……美食,拉近了紫鹊界与世界的距离。

舌尖上的记忆不能被岁月模糊。将记忆炖在锅里,将厨艺教给孩子,是一种自觉。罗铁平的儿子奉曦大学毕业后便被母亲“召回”管理民宿。家乡传统菜肴做法极其讲究,学厨艺2年后,奉曦逐渐掌握精髓。

屋顶升起袅袅炊烟,那是紫鹊界的烟火。像罗铁平这样土味十足的民宿厨娘,紫鹊界89家民宿家家都有。民宿里,都挂着罗中山拍的照片。紫鹊楼的杨远明是陈福云的徒弟,兴致一来还会为客人唱野味十足的山歌:“郎在耶高山耶打鸟嗨,妹在耶河里哟洗韭菜……哥哥叽,你到十字街上买双草鞋倒穿起,上排脚印对下走,下排脚印对上来……”

像他们这样,把家乡的记忆种进田里、拍进图里、刻进木里、唱进歌里、记在谱里、炖在锅里,托起家乡走向世界的,是紫鹊界的俗世奇人,亦即紫鹊界俗世凡人。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1月7日08版)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