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民族歌剧《陈家大屋》在湖南湘江新区梅溪湖大剧院上演。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湘南起义爆发了,加入了共产党的陈家女儿陈昭玉和表哥夏明带着党的任务回到家中——陈家大屋。父亲、哥哥、嫂子、奶奶的态度都不一样。
10月18日晚,由郴州市民族歌剧团创作的民族歌剧《陈家大屋》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该剧展现了在革命洪流中,陈家大屋内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变化和道路选择。
民族歌剧作为舞台艺术作品,有很强的时空局限性。选题确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该剧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冯之都没有找到创作的切入口。他和郴州市民族歌剧团团长廖利军等主创人员几乎走遍了郴州境内与湘南起义有关的所有展馆、旧址,查阅了数不清的史料。直到2015年,他们走进郴州市内的陈家大屋,突然有了灵感。
剧中人物陈嘉木的原型是在陈家大屋出生的陈九韶。冯之说:“陈九韶做过实业,办过教育,出资支持过陈毅的部队。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湖南省文史馆馆长。陈嘉木的女儿、共产党员陈昭玉的原型人物,则是曾志。我要通过描绘屋子里三代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真实展现共产党人对理想的追求。”
根据剧本的特点和剧情所依托的历史背景,该剧总导演、我国著名的戏剧导演黄定山决定采用“三一律”这一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结构排演该剧,即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地点,一天之内,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他说:“这种封闭的戏剧结构与当时的年代特点相符,人们在多重高压的桎梏下,要么灭亡,要么爆发。”
湖南在全国曾有“歌剧绿洲”的美誉,郴州市民族歌剧团(1958年建团时名为“郴县专区文工团”)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时代变迁,很多基层院团都在生死线上挣扎,郴州市民族歌剧团也未能幸免。创排《陈家大屋》时,他们困难重重:剧场危房改建,没有排练场地;人员编制配备不足,资金也不足。
“我们希望复兴湖南民族歌剧,并以此弘扬湘南地区的文化。”该团团长廖利军说,全团工作人员拧成了一股绳,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每天待在剧场的时间超过12小时以上,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没有剧场,他们在酒店、琴房都排过戏,累了就睡在地板上;七八月气温高达三四十摄氏度,没有一个人抱怨。
总导演黄定山被他们的精神打动。每次排练之前,他会为全体演员上1个小时歌剧课。排练中,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努力没有白费。《陈家大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入围第六届湖南艺术节。
陈毅之子陈昊苏、曾志之女陶斯亮现场观看了演出。陈昊苏告诉记者:“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人们怎样跟随时代的脚步前进,这个创意值得赞赏。”陶斯亮认为:“歌剧演员唱得很好。歌剧是高雅艺术,红色题材的民族歌剧引导人们找回初心。这是很好的思想教育,也是很好的审美教育。”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王骁金龙 陈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