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郴州8月26日讯(通讯员 李孟祥)今年初以来,多数城市“血荒”频现,不少医院甚至因缺血不断叫停手术,有的患者手术多次被推迟,本被法律禁止的血液买卖,在“血头”、“血贩子”的操控下野蛮生长。《中国新闻周刊》3月21日第748期特别聚焦“血荒”,深度报道了国内血液供不应求的悲状,深刻披露血液背后的江湖,猛烈抨击社会上的血液买卖者和“血头”的肮脏行为。当血荒成为一个敏感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状时,对稀有血型患者的救助更是难上加难。2010年12月新疆一位Rh(-)O型血产妇因剖腹失血过多,血库没有符合的血液,错过了抢救黄金时间而死亡。稀有血型血液供应不及时的惨剧在郴州也曾有过,2001年我市某医院一Rh(-)血型患者因手术备血不足,20岁的年轻生命逝去。在血荒成为蔓延全国各地的常态,稀有血型Rh(-)血液供应尤为严峻的形势下,笔者就如何确保稀有血型患者及时输上安全血液,浅谈一二。
何谓稀有血型(Rh(-)血液)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3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而其中ABO和Rh血型是人类输血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系统。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即我们平时常见的ABO血型,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Rh(-)血型在汉族人群中仅占2.5‰左右,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血型,又被称为“熊猫血”。在我国,稀有血型人群接近400万,而据中国稀有血型联盟不完全统计,我国知道自己是“熊猫血”并且记录在册的不足4万人,不少稀有血型者是在生死关头才得知自己的血型。
Rh(-)血液供应的困惑仍然突出
国内某地级市经统计,在献血的300万人次中, Rh(-)血型者只有3300人,仅为1.1‰。而临床手术患者中出现Rh(-)血型的概率为5-7‰,因此,一旦出现突发性紧急情况,临床稀有血型血液供应面临的困惑更为突出。
一是大量稀有血型者流失,让稀有血型库得不到及时补充。鉴于Rh(-)血型者人群占比的稀少和其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国家卫生部早在2000年就开始重视Rh(-)血型的社会普查和采集工作,并在2009年启动了我国稀有血型的筛查和建库工作。但因为大面积普查的成本较高,加上出生人口血型化验不到位,许多稀有血型人多年不知自己是Rh(-)血型,该项工作的推进效果并不理想。郴州人口约有528万人,如按稀有血型者人口占比2.5‰计算,应该有13200名Rh(-)血型者。但是,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稀有血型者仅为620人,能够联系到本人的仅为400余名。
二是部分不负责任的医务工作人员的虚假宣传,影响稀有血型献血者的积极性。社会上人们对献血常识了解不足,甚至对稀有血型的认识一无所知,他们对献血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来源于周围人的说辞,一些群众尤其迷信“权威”说教,特别是部分不负责任的医务人员随意发表献血有害身体的错误言论,错误引导稀有血型者以稀少为宝的观念,致使献血者产生抵触心理,减少献血的次数或者拒绝献血,导致本来就稀少的Rh(-)血液临床供应就更为稀缺。
三是血站库存Rh(-)血液储量不足,经常供应不上。稀有血型血液分布人群少,稀有血型献血者少,根本采集不到血液,加上平时没有新鲜血源的补给,导致日常供应不上的情况经常发生。据湖南相关媒体多次报道,在长沙街头,经常有病人家属为了一袋救命血跪求路人。今年4月20日,邵阳一名女子因车祸导致头部受伤,肺动脉破裂,急需20袋约8000毫升的Rh(-)A型血液才能进行手术,因备血不足,患者生命危在旦夕,不少“熊猫”前往献血挽救自己“家人”的生命。据保守估计,一袋血液从招募献血者、采集血液、制备分离血液、检验血液、保存到输送到病人体内需要花费近16个小时!如此长的等待时间,没有血液从体外的补给,极大耽搁病人抢救黄金时间。Rh(-)血液的缺失不管是从外面调剂血还是紧急招募献血者来血站献血,都不是上上之选。
四是库存有Rh(-)冰冻血液,解冻时间长,无法满足急救需要。血液一经采集回来除保证日常的供应,血站都会采取加甘油冰冻红细胞保存在-65℃以下(保存10年)。当临床上出现同一个Rh(-)血型病人需要大量血液或者多个Rh(-)血型病人需要用血时,面对庞大的用血量和紧急的用血需求,血库里没有新鲜血液,只有从血库里寻找冰冻Rh(-)红细胞。冰冻保存的红细胞需洗涤去甘油才能使用,并且每袋需要2.5-3个小时的洗涤时间,解冻冰冻去甘油红细胞耗时太长,抢救生命刻不容缓,所以就算血库有冰冻Rh(-)血液,面对临床需求紧急时,在供应上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郴州市稀有血型(Rh(-)血液)库存充盈,供应及时
近年来,郴州市中心血站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计委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下,高度重视我市的Rh(-)血液工作。为确保临床稀有血型病人用血充足、及时、安全,市中心血站探索出一套以Rh(-)献血者信息库为基础,采集库内Rh(-)血液为主、随机采集Rh(-)血液为辅,以供应Rh(-)冰冻红细胞为补充的Rh(-)血液采集供应新模式,促进了我市稀有血型采集供应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从未发生过Rh(-)血液供应不及时、不充足、不安全的情况。Rh(-)各类血型每天均在2-6℃储血冰箱里备存1-2个单位,据统计,自1995年1月1日到2016年8月22日,市中心血站一共向临床供应了Rh(-)红细胞1499个单位,其中供应2-6℃保存的新鲜Rh(-)血液225.5个单位,-65℃以下保存的Rh(-)冰冻红细胞1273.5个单位,确保了第一时间供应,第一时间抢救病人。目前Rh(-)血液库存充盈,新鲜Rh(-)血液有16个单位,A、B、O、AB血型均有,-65℃以下保存的冰冻红细胞208个单位,完全能为临床稀有血型病人抢救赢得时间。
郴州作为一个有着528万人口的大市,Rh(-)血液从以前的紧缺、供应延迟到如今的储备充足、供血及时,Rh(-)血液采供工作实现了大的飞跃。同时按照省卫生行政部门指示,我市在用血充足的情况下,积极驰援市外的衡阳、永州血站以及湘雅附一、湘雅附三医院Rh(-)血液262U,化解了市外多家兄弟血站和医疗机构稀有血型供应紧张的危机,挽救了无数生命。如2014年2月永州一位Rh(-)O型血患者因车祸肝破裂大出血,永州血站Rh(-)O型血库存不足,紧急求援郴州,郴州市中心血站一共向永州供应了8个单位的Rh(-)O型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病人生命才得以挽救。
怎样让稀有血型(Rh(-)血液)不再“稀有”
本文所讲的让稀有血型不再“稀有”不是说我们有什么秘招把Rh(+)血型者变成Rh(-)血型者,让Rh(-)血型者越来越多,而是说,通过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所有稀有血型者都积极行动起来,自发地加入到稀有血型队伍中来,缔结生命同盟,坚持按时献血,使Rh(-)血液库存充足,让稀有血型患者能及时安全充足输注血液,不再重现因没有Rh(-)血液输注的悲剧,齐心齐力建设郴州市稀有血型生命林!
稀有血型者积极转变观念,树立自救意识和互助意识是让稀有血型不再稀有的根本。一方面稀有血型者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树立自救意识。事实上,一部分人当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后,一知半解,觉得自己很“娇贵”,都以自己是“熊猫”为荣,认为“熊猫血”很珍贵,不能随意献,有意回避与血站联系,有些则是家人出面阻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在我国稀有血型只占2.5‰左右,稀有血型者自身要引起重视,力争不作受血者,争做供血者;要摒弃把自己的血型当“宝”的错误观念,稀有血液是稀有、稀少而非珍贵;要有缺血的危机意识,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积极献血,储血自救。另一方面,稀有血型者要抱团互救,守望互助。只有稀有血型人士团结起来,“以生命的名义,相互守望”,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积极站出来,相互温暖、依靠,那么“熊猫血”患者们得到救助的几率就能够大大提高,稀有血型人士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据统计,2013年-2015年,郴州市稀有血型者献血有236人次,坚持再次献血的目前仅有104人次,而平均每年稀有血型用血者达到107人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输注全血和血液成分者一年内都不能献血,能坚持定期献血的人寥寥无几。为了有效杜绝一些 “熊猫”在重病之际“求血无门”的事情发生,稀有血型献血者作为稀有血型队伍的主人翁,应提高对稀有血型的特殊性、紧迫性认识,认识捐献稀有血型的重要性,把自己的鲜血捐献出来挽救他人的生命,坚持定期献血,持续让用时有血,用血不急,从根本上缓解稀有血型者用血的紧张状况,真正做到让稀有血型不再稀有。
血站主动作为,优化服务,是让稀有血型不再稀有的有力保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稀有血型的了解度。进一步加大对稀有血型临床使用供求矛盾紧迫性、危害性的宣传,在献血宣传内容广度和深度上做足文章,从已知是Rh(-)血型人身上宣传再通过他们二次宣传,由此及彼,扩大宣传面,消除稀有血型者的认知误区。同时在宣传招募时不能过分强调献血是无私的爱心奉献,要向公众普及稀有血型血液是一种少数人的血型表现形式,是输血时需要输注同一类型的稀有血型血液,献血主要为了自己,定期坚持献血,还能挽救同样血型的患者生命,所以,这是利己利人的双赢行为。通过不懈宣传,让社会更加重视稀有血型人群,更加重视稀有血型的供应现状,消除社会上对于稀有血型的误解乃至偏见,让人们更加了解这类人的情况。二是加强稀有血型队伍管理。血站将日常采血活动中发现的Rh(-)献血者建档建册,将其信息、联系方式保存下来,专门管理,定期回访;建立稀有血型者微信群、QQ群,方便大家的日常交流,定期开展联谊活动,凝聚向心力,让大家在关键时刻能够同舟共济、彼此守望。三是储备新鲜的可供临床急救使用的各类阴性血液。严密监控血库库存量,按照月初制定的采血计划备血,平日里将合格的Rh(-)血液按规定贴签、入成品库,全血和悬浮红细胞保存在2-6℃的储血冰箱内。四是建立稀有血型冰冻红细胞库,为临床大量紧急输血治疗提供保障。除供应日常临床用血量以外,其余的发往成分科,采用添加甘油保护剂深低温冷冻技术制备成冰冻Rh(-)红细胞,保存在≤﹣65℃的低温冰箱内,从采血之日起可保存10年,作为辅助手段满足临床急诊用血,确保临床稀有血型血液有备无患。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社会合力,是让稀有血型不再稀有的重要支撑。政府作为一切公共事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把稀有血型血液的采供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做好献血的动员工作,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稀有血型观念。建议政府做一次全国性的人口血液普查,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血型,将信息输入身份证。这样一是避免无辜悲剧的发生,二是让更多的稀有血型患者得到救助。卫生行政部门要把稀有血型血液的血库建设和完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制订并出台相应的规范文件,建立健全相关的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快建成全国联网的稀有血型数据库,为稀有血型患者提供紧急供血服务的有力保障。各医院和医疗服务中心要时刻关注就诊病人的血型信息,与血站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做好稀有血型者信息的衔接工作,充实稀有血型献血队伍。同时,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正确宣传和引导病人及病患家属对稀有血型的认识。
公民广泛参与无偿献血,确保稀有血型血液安全。健康适龄的稀有血型献血者像其他血型的献血者一样,定期规律地参加无偿献血,不仅顺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定期、重复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是血液安全的基础”的号召,也是保证Rh阴性血血源合理库存、进而使Rh(-)血患者的输血需求能及时得到满足的基本途径。因为人们平时的体检或一般的血型检测并不会涉及到Rh血型的检测,绝大多数人都并不清楚自己的Rh血型是阴性还是阳性,其中有不少人其实都是还没被发现的“熊猫”。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参加过无偿献血的人,我们呼吁大家能够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参加无偿献血。
普及无偿献血,保障稀有血型血液安全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所以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对稀有血型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全社会对稀有血型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营造“稀有血型自救互助“的氛围,才能迅速、高效、有序、安全地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编辑: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