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卢曦
安仁县灵官镇宜河村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发挥支部引领功能,凝聚各方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发展村级产业,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了从“后进村”到“后劲村”的蝶变。
建强基层堡垒,发挥引领作用,促支部团结有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乡村要振兴,组织必先行。宜河村通过加强阵地建设、“三培三带”、“导师帮带”等方式,不断夯实村“两委”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提升村党总支部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宜河村原党群服务中心陈旧老化,面积狭小,严重影响正常的党群服务工作,通过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积极对接,争取支持,筹措资金35万余元,把村闲置小学改造一新,极大提升了党群服务中心硬实力。以“三培三带”为主要工作思路,即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宜河村党总支将5名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将3名优秀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给予实习锻炼的机会,全面参与村级大小事务,切实提升业务水平和农村工作经验。现任宜河村“两委”干部中有5人是通过“三培三带”方式培养出来的,通过“一对一”“老手带、组团帮”的导师帮带,帮助新任村干部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轻重缓急,使他们快速胜任工作岗位,极大提高了工作质量。
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促村级产业发展
原先的宜河村基础差,底子薄,村集体经济收入低。在镇党委和工作队的帮助下,宜河村党总支转变思路,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发展方式,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弱到强,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巨变。一是巩固传统产业“生财”。宜河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壮大烤烟种植业,村“两委”积极做通村民思想工作,通过流转土地,党员干部带头承包种植,巩固扩大烤烟种植面积。目前种植面积达到600亩,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以上。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招财”。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经村“两委”和市派驻村工作队多方考察联系,引进湖南林成生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将上田组的300余亩闲置荒山流转过来,全部种植藤茶树,不仅带动了村民就近务工,还可为村里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万余元。三是盘活手上资产“聚财”。宜河村为合并村,有闲置小学和闲置村委会可以对外租赁,原新垅小学已经出租给茶常高速项目部,原村委会旧址出租给了本村商户,同时还利用新旧村委会屋顶发展光伏产业,不仅提高了存量资产利用率,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健全治理体系,塑造文明乡风,促村庄和谐稳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乡风文明就是根本保障。宜河村是合并村,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多、难点堵点多。新一届宜河村“两委”班子以党总支部为核心,积极发挥老党员、老战士、老教师的余热,从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推动“乡村夜话”活动常态化开展30余次,选出38名邻长联系服务群众,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群众之间矛盾纠纷50余个,历史遗留问题全部解决清零,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构建“支部引领示范、党员代表带头、群众响应跟随”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定期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五好之家”“卫生清洁户”等家庭评选活动,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成立一支以党员、组长为先锋和骨干的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关爱困难党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带领群众在防洪度汛、森林防火、防溺水等工作中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同时,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红白喜事操办,使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推动力量。
一审:何庆辉,二审:李秉钧,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