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钧 李根荣
行走在桂东县普乐镇东水村,层峦叠翠间,村庄风景秀丽,道路平坦宽阔,农家小院清新整洁,一幅幅红色墙绘映入眼帘,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东水村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以来,他们在郴州市委派驻工作队的挂图作战下,围绕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目标,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红色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优美、振兴举措鲜明的地方优势,推动红色文旅、绿色农业、金色光伏“三色”融合,奏响了“富民强村、景美人和”的美丽村庄发展曲。
全面激活“红引擎”
东水村是红四军回师井冈山的休整地、出发地,拥有朱德旧居、红四军军部、兵工厂、医院等红色旧址群,也是桂东县发展全域红色文旅的重要一环。
村党支部书记刘雅婷告诉笔者,1928年8月3日,一支部队从郴州战略转移到了桂东,一部分在沙田驻扎下来,另一部分人马继续前行,向着山岭进发,走古道,穿过南口山一座古凉亭,翻过山梁,到达四面环山的东水村。这支部队就是朱德、陈毅从郴州撤兵的红四军二十八团及特务营。
红军部队的到来,静谧的东水村热闹了,在赤卫队队员和淳朴群众的帮助下,部队在这里安营扎寨。
一幢气势恢弘的古民居——牌坊下古屋,成了红军二十八团第三营宿营地。这里还走出了革命烈士、游击大队长刘雄,走出了解放桂东、崇义有功之臣刘彬。
硝烟散去,牌坊下古屋斑驳的墙壁上保留有数条红军标语:“杀尽土豪劣绅”“实行共产主义”“实行土地改革”……
一座寺庙,盖着青瓦,一进二厅,坐落在蒋家笼、观音牌山脚下,寺庙里的主持慈悲为怀,主动让出来给伤病员居住、疗伤。寺庙成了红四军临时医院。
刘氏家祠,1928年8月的一天,桂东县第一个乡党支部就是在此成立,朱德在该祠堂里召开了党员会议,并主持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东水古村老荷粉还有几座民居充满了红色印记,一座一进两厅、土木结构、盖小青瓦的刘氏古民居,成了红四军军部、前敌委员会的驻地,墙壁上写满了红军标语,现已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军部相邻的一幢,成了朱德的临时住房。还有一座成了红军兵工厂,休整时的红军把采集来的土硝、硫磺、铁器、铁砂运到兵工厂,把炉火烧得旺旺的,叮叮当当,造梭镖,打大刀、长矛,修理枪炮,制造台铳、鸟铳,生产五响步枪。
东水村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朱德在东水建立农会,发动农民起来打土豪、插牌分田,帮助建立东水苏维埃政府;朱德赠送算盘给村民李焕章,赠送银链给穷人郭子坤;朱德访贫问苦雨夜送粮……也留下了桂东郎中为缺医少药的红军伤病员治病的情节——消毒用金银花,止痛消肿用七叶一枝花,止血用叶下红。没有医疗器具,破开竹片做医用镊子,用牛角做药勺,用竹竿做担架、拐杖。也留下了淳朴的桂东山里人为了照顾伤病,组织了护理队、洗衣队。
当地讲解员介绍道,朱德就是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东水古村战斗、生活了20多天,直到毛泽东率红军31团从井冈山前来迎还才离开。
深度融合“文农旅”
去年来,东水村以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为契机,先后投入资金1100万元,不断推动红色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红色旧址换新颜。为抓实抓好红四军旧址群修缮项目,东水村成立修缮工作小组,科学谋划施工方案,督导施工方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建筑材料进行修缮,施工方更是奔波百余公里寻找主体结构材料。
与此同时,全面夯实村庄基础设施,将原有损毁严重的道路实施“白改黑”工程,将红四军活动旧址群连接道路加宽至4.5米,新修文旅产业道2公里,并安装了80盏红色文化的路灯,新建旅游停车场1个、旅游公厕1座,新设红色廊道景观3处,历时8个月努力,让东水村红色革命旧址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东水村山清水秀,生态俱佳,在绿色农业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村今年2月,通过统一土地入社的方式,由合作社统一纳入资金成本和物资供应,资金由村集体和社员入股筹集,共流转整合土地40亩。引进湖南广玉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种植蔓荆子、岗梅等林下药材700亩,引导大户带动种植优质水稻1200余亩,玉米、大豆450余亩。
为深度推进农旅融合,东水村将红四军活动旧址群周边可耕作的土地全部统一流转到村级合作社,流转费为600元/亩/年,在红四军军部旧址前方10亩土地种植牡丹、白芍、麦冬等观赏性药材,在红四军兵工厂旧址周边以“烟稻轮种”的模式种植雪茄烟叶22亩,较好发展了红色文化和绿色农业相融合的观光旅游。
村里还整合各方红色资源,深挖红四军在东水的故事,把“朱德雨夜送粮”“东水郎中救治红军”等红色故事发生地“穿珠成串”,形成具有东水特色的红色文旅产业品牌。聘请湖南建科园林公司围绕红色发展主题对东水红色美丽村庄项目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让红色景点和乡村休闲农业相互点缀,把东水打造为红色文旅与农业、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今年来,村里已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带动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同比增加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