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安仁牌楼:罗跃云的扶贫车间 家门口领工资
发布时间:2019-04-25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刘秀兰

  授人以渔,教会老百姓缝制渔网,让他们在家就能拿工资,不耽误农活并且每个月工资都有所增加——这就是安仁仁真玩具厂的负责人罗跃云创办扶贫车间的初衷。她不仅教会了当地老百姓一门手艺,更是改变了牌楼乡山村里的就业观念:免费培训,送货上门,利用闲散时间赚钱,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扶贫车间真是好,就业不用远方跑,在家工作钱不少,还能照顾老和小。”就像这首打油诗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半年的时间,渔网来料加工手工项目剪料、缝边、吊须3个工序的从业人员已经发展到100多人。一副老花镜、一张椅子、一个凳子、一根缝针,有时候加上一盏微亮的灯,就构成了全部工作场景。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55岁,有人称他们是“现代织女”,也有人称他们是脱贫创业 “娘子军”。

 

  既是老板 又是老师

  “罗老板来了。”每个月10号是扶贫车间罗跃云和老百姓约定的“工资日”。第一次的工资罗跃云都会发现金,把钱送到村里,大家再集中来领。牌楼乡的何古片,2019年3月份新加入到缝制渔网队伍中的就有13人,先是一个人学会了渔网“吊须”工序,周边的邻居边看边学,然后大家一起拿货做货,3月完成的货4月10日统一结算,4月份有人领到了100多元,有人领到了400多元。工资册上还有人发了1600多元。

  自2018年11月启动渔网手工项目以来,只有半年时间,已有120余人学会了剪料、缝边、吊须这些小工序。他们中最大年龄的有76岁,有很大一部分人从未外出过,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偏低,有些人视力不好或是腿脚不便。“织渔网”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是新鲜活,要教会这样一批人缝制渔网罗跃云没少花心思。

  刚开始,罗跃云会带着椅子等工具走村串户,到农户家里,到集市上,到村委会,一针一线,手把手地教。也许受到当老师的父亲的影响,罗跃云很有耐心,哪怕只有一个人要学,她也会教。从拿针的动作,线的长度,打结的位置,每个要领边示范边教,一遍不会就教两遍、三遍,直到教会为止。“会织毛衣的人看一下就能学会,这个比绣花要简单地多,70多岁的老人都能学都会做”这是罗跃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当“渔网”有一定知晓度以后,大家都到回跑到公司或者到村集中点学。目前,公司在牌楼乡的龙源小学和联扩设立了2个点,有专门的培训师傅,方便老百姓随到随学。

  罗跃云对公司发展也设定了计划和目标:2019年,渔网技术在牌楼所辖12个村全部辅射铺开,每个村计划需求50个从业人员,共计600人就业,每人平均月工资1500元左右,年产渔网58万条,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罗跃云正带着她的团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渔网不仅让闲置劳力赚取了工资,也在改变着当地的民俗民风,有人说渔网捆住了往麻将馆跑的心思。之前是在家闲着,煮个饭接送孩子就没事可做,日子太无聊才想着在牌桌上耗时间,学了渔网技术以后,每天手上有事做就充实多了,手上的活做着也不累也自由。

 

  劳动竞技场 创富生力军

  76岁能做什么?灯光下,花白的头发,戴着老花镜,牌楼乡谢古片的卢奶奶拿着针,一针一线缝渔网的画面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而 100多人劳动竞技场面,则让人感到震撼。自2018年推广渔网缝制技术以来,扶贫车间还举办了多场劳动竞技赛和多次集中培训。桌子椅子一字排开,“你剪我缝”场面甚为热闹壮观。

  别看扶贫车间拿货做的都是一些大妈和老太太,还有 “网红织女”。牌楼龙源30多岁的家庭主妇娟子,还有莲花街上电器店的老板娘,颜值高手脚麻溜,从扶贫车间开办到现在,就一直跟着罗跃云做渔网,可以说是扶贫车间的铁杆粉丝。她们都主要看中的是渔网手工活能自由支配时间,不耽误照顾孩子或者照看店里生意。

  真金白银让老百姓每个月能拿到“工资”,老百姓笑了。像卢奶奶的家人,她们开始也不理解不支持,说70多岁的人了折腾啥子,卢奶奶坚持着剪完1000个又领了2000个,到现在她老伴开始帮忙计数,媳妇有时间也会帮忙剪一些,一家人都在围着渔网忙开了……

(刘秀兰)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