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激战堰塞湖——郴籍武警军官彭文福鲁甸抗震抢险
发布时间:2014-08-11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叶龙斌 何一航
     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引发在建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的一处山体滑坡,造成会泽县纸厂乡边村委会区域内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库容2.6亿立方米,回水长度25公里,堰塞体方量约1200万立方米。堰塞体直接威胁下游沿河10个乡镇、3万余人、3.3万亩耕地,以及下游牛栏江干流上天花板、黄角树等水电站的安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三总队官兵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赶赴堰塞湖排除险情,受领担负红石岩堰塞湖排险主攻任务。近日,本报记者得知,在这支英雄的队伍里就有一位我们郴州籍的武警军官——彭文福。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彭文福,了解堰塞湖的除险情况。

图为部队抗灾现场图片。(彭文福 提供)

“来鲁甸6天了,确实很辛苦。但想想这危险的局面,不敢有半点分心。”8月10日下午,记者拨通了武警水电三总队白鹤滩指挥所副总工彭文福的电话。

电话中嘶哑的嗓音,透露出这位郴州汉子抗震抢险的艰辛与疲惫。

彭文福,北湖区保和乡人。1997年,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加入了中国武警部队。

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引发在建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的一处山体滑坡,造成会泽县纸厂乡边村委会区域内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

当天晚上9时,彭文福所在部队接令,从驻地四川凉州赶赴灾区。4日上午10时,彭文福所在部队700余名官兵抵达牛栏江堰塞湖。

“巨石、泥块、树枝堆积成的巨型坝体,远远看着都让人心惊。”彭文福在电话里向记者回忆,“湖面上随处可见房梁、门板、石棉瓦、生活用具等好多漂浮物。”

这是一座坝体近90米高的堰塞湖,据测算,堰塞体体量超过一千万立方米。

作为副总工,彭文福的主要职责是调配抢险设备与抢险车辆,调度抢险材料供应。因此,他也成为了部队里第一批冲向堰塞体的人。

“因为地震,堰塞体附近满是石头、泥沙。我们一路走,一路敲、一路挖,车辆、器材损耗都非常大。”彭文福说。

“堰塞体上巨石林立,两侧是悬崖峭壁,转运大型机械十分困难。同时,堰塞体的位置距离最近的通交通的临时渡口还有二三公里的水路,目前转运机械的路径只有通过用载重近80吨的舟桥从河岸转运至堰塞体边以及一条仍在抢修的悬崖上的机耕道。”

彭文福的工作量非常大,他时常撕扯着嗓门,在大型机械与巨石间穿梭、指挥。抵达灾区第二天,他的喉咙就已红肿、发疼,嘶哑的说不出话来。

所以,在采访中,彭文福还穿插用微信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目前的除险进展。

“堰塞湖排险的工作进度正常,预计在1200万方的堰塞体当中,需要爆破和开挖掉10.3万平方米形成一个倒流槽,目前爆破工作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而开挖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目前,现场有三十多台的挖掘机、推土机以及这个液压冲击钻在持续作业,如果天气等状况都理想的话,预计在12日可以完成导流槽的挖掘的工作。”

余震,是灾区最大的威胁。蓄满污水的堰塞湖、土石松软的山坡、摇摇欲坠的大石,时刻威胁着抢险现场官兵的生命安全。

“我们最担心的是余震和大雨。”彭文福说,“余震可能造成溃坝和再次滑坡,大雨可能造成湖水上涨过快。”

电话那头,淅淅、哗哗的石块滑落声与机械、车辆的轰鸣交织在一起。“今天天气不错,施工进展很顺利。”彭文福语气中透着欣喜。

“我们现场的后勤保障很好,家乡人民不用为我们担心。”与记者连线时,彭文福的话语中,一直传递出从容与淡定。

从军17年,39岁的彭文福,先后参与了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处置、舟曲抢险、庐山抢险等重大抗灾救灾活动。

对于彭文福的家人来说,奋战在抢险一线的亲人,永远是他们的牵挂。

“一定要平安、平安。”彭文福的母亲彭兰英在郴生活,年逾七旬,对远在云南的儿子,她只有这一句叮咛。

彭文福家在重庆。这几天,央视新闻成了彭文福妻女每天守着的节目。“一看到有山体滑坡的新闻,我就给我老公打电话。”彭文福妻子杨萍在电话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担心,好担心他。”

“结婚14年,他就在家里过了6个年,每年在家待的时间也不超过2个月。”电话那头的杨萍,有些哽咽,“但我们还是支持他,这是他的使命、他的任务。”

“我很崇拜爸爸,也很想他。”彭文福14岁的女儿莉莉甜甜地说。

电话连线结束后,记者向彭文福发去了一条短信——“向奋战在抢险一线的官兵致敬!请一定注意安全!家乡人民等待你们凯旋的消息。”

“谢谢,我们一定会的。”彭文福的回复简洁而坚定。

在云南鲁甸,还有近万名与彭文福一样日夜奋斗在抗灾一线的子弟兵,他们正用血汗,铸就一道道钢铁长城。

【编辑:李羿】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