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邮递员郭湘成:“郭长征”的“爱心邮路”
发布时间:2014-08-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湘岳 张前宝
 

郭湘成(右)和同伴在普乐镇小江公路清理塌方。王冬媛摄

深绿色邮政工装,旧摩托车,车后座上绑着簸箕、锹铲和扫帚。

7月31日,在湖南省桂东县普乐镇小江村,记者见到了62岁的退休邮递员郭湘成。

每天清晨,他骑上摩托车出门,开始他日复一日的“长征”。

风里来、雨里去,从未发生过缺报少刊、丢村甩点、捎转邮件的现象,投递准确率达100%。2007年,郭湘成所在邮路被湖南省邮政局命名为“郭湘成爱心邮路”,他被评为全省“十佳爱心信使标兵”。

不管是骑自行车还是骑摩托车,郭湘成除了邮包不离身外,还随身带着劳动工具,一路清理路上的山石塌方和垃圾。普乐镇小江村通往新坊乡龙溪村的公路,是他出现最多的地方。这条村级道路沿线山体陡峭,泥土松软,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有时要花好几天才能清理干净。

2009年至2012年间,106国道普乐文溪段“升级”为高速公路连接线,由于持续施工,大量车辆绕行文溪至堡下村村级公路。过往车辆密度大,碾压频繁,一被雨水冲刷,黄泥路就形成两条深深的槽沟,车子陷在里面。

郭湘成一次次挑来砂石往沟里填。还自己掏钱买来水泥,浇筑在槽沟里。路面隔段时间又出现槽沟。他干脆把工具寄存在路旁的电站机房,每天到文溪至堡下村级公路“上工”。

郭湘成默默影响着身边人,在普乐镇政府担任“门卫”的方志雄便常常在休息时间与郭湘成一起作贡献。

方志雄说:“我们镇上有普乐村圩场和油箩口圩场,散圩后留下好多垃圾,老郭经常去扫。”

郭湘成每年在邮路上清理的塌方、垃圾都在100立方米以上。一天到晚在路上走,有人搞不清他到底是啥职业,邮递员?养路工?清洁工?久而久之,他就有了一个绰号:“郭长征”。

“郭长征”的家,还是20多年前盖的土坯房,墙上爬满数不清的裂缝,有的裂缝大约一指宽,光线直接从缝隙射进屋来。

“村里很多人靠烧陶器发了财,而我们还很苦。”郭湘成的妻子刘小红说。

刘小红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且曾患过脑中风至今仍有后遗症。郭湘成还有一个痴呆的弟弟,几十年来,全靠郭湘成和刘小红悉心照顾。

普乐镇盛产高岭土,手工陶器作坊很多。他家原来也有作坊和陶器窑。34年前,陶艺能手郭湘成娶了刘小红。夫唱妇随,做陶烧窑,日子红红火火。

1986年,郭湘成替朋友帮忙,做起了邮政委办的投递员。从此,他便踏上了这条无法舍弃的乡村邮路,开始了“绿色的长征”。

郭湘成家门口,门楣上悬挂着“光荣烈属”的牌匾。

1932年,爷爷郭孟金投身革命参加游击队,负责采购生活物资。为了顺利送达,郭孟金装扮成卖粮食的客商。

1933年7月的一天,白军将郭孟金所在的村子团团围住。郭孟金被捕了。白军还准备把郭孟金的大儿子郭英才一起抓起来。郭英才灵机一动:“我是给他家放牛的。”趁白军没反应过来,一溜烟钻进树丛,逃过一劫。

房子被烧掉,郭孟金被押赴刑场。33岁的郭孟金大义凛然:“我们穷人总有一天会翻身!”

大儿子郭英才后来就是郭湘成的父亲。郭英才每隔10年,就要给儿女们讲一次家史,告诫家人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郭湘成一直听着父亲讲红军和爷爷的故事长大。

2013年9月,郭湘成从干了20多年的乡村邮递员岗位退下来。退休后,他把省邮政公司奖励给“郭湘成爱心邮路”的摩托车交还给了单位,然后取出自己的住房公积金购买了一辆新的摩托车。

有人纳闷,他为啥这样做?郭湘成说:“摩托车是奖给爱心邮路的,不是奖给我个人的,如今我退休了,理应交还公家。不过,摩托车是我做事的工具,还真是少不得它。”

如今,郭湘成仍然风风雨雨穿行在曲折的山路上,摩托车后座上仍然绑着簸箕、锹铲和扫帚。

“修修路,扫扫地,送送信,我做的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共产主义是我爷爷这些革命者终身追求的理想,这条路还得走,不能停。祖祖辈辈,子子孙孙,我就不信走不到!”说着这番话,郭湘成深情地望着那块红色匾牌——“光荣烈属”。(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前宝)

【编辑:李羿 】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