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时代“老兵新传”丨肖大元:如果我是一滴水 就要滋润这一片土地
发布时间:2022-07-18   来源:今日郴州  作者:

微信截图_20220718093357.png

  华声在线通讯员 张一多

  放弃高薪,只为坚守初心与责任;默默奉献,却从不求回报;扎根偏远山区,甘做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他就是躬身偏远山区村小任教36个春秋的退伍兵——肖大元。

  从桂阳县四里镇雷塘片小到小下岭片联小、排楼村小,再到竹美联小、老屋村小。肖大元用责任和担当,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让他初心不改,咬定青山不放松?

  “村小缺老师,那里更需要我”

  肖大元1965年出生于桂阳县四里镇雷塘村,现仍坚守在全校只有他一个教师的老屋村小学任教。“肖校长做的好事太多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说,肖大元的一生可以用无私和奉献来形容。

  1981年正值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雷塘村小学不少民办教师因薪资低,家里责任田需要劳力而纷纷回家种田,村小学老师告急。刚高中毕业的肖大元主动请缨:“我是高中生我可以当老师。”1982年9月他成为了一名代课民办教师。

  一年后他应征入伍,在部队表现优秀当上了班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期满连队把他作为志愿兵改选对象留下,并代理排长。1987年在部队服役到第四年,雷塘小学校长张富秋的一封信,让他改变了在部队建功立业的想法。

  张校长在信中给他讲学校代课老师都南下打工了,学校老师告急,希望他能继续回乡从教。

  此时从山里走出来的他,需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当时在农村入伍当兵是跳出农门的一个不错选择,在部队转志愿兵更是不少战友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他想到入伍时,学生敲锣打鼓送他的情景,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和依依不舍的眼神,让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部队比我优秀的战友很多,现在村小学缺老师那里更需要我!”

  1987年底连队对服役期满的士兵进行思想摸底时,他向连队领导提出了退伍的请求。当时连队干部非常不解,干得好好怎么突然提出来退伍?但连队领导得知他的志向后,同意了他的选择。

  1987年11月,肖大元退伍返乡,父亲知道后气得直跺脚,但是木已成舟。1988年他如愿以偿的又当上了一名代课的民办教师,并结婚生下一女。刚生下女儿时,亲友们纷纷前来看望,来了2桌客人。肖大元看着仅45元的月工资有些犯难,客人来了买米下锅的钱都不够。

  “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当时的拮据是藏不住的。”肖大元告诉记者,好心的亲友多次劝肖大元南下广州打工,他的二姑更是多方联系接收退伍兵的安置单位,最后为肖大元联系到郴州卷烟厂可以接收他,月工资将近160元,是他当时工资的3倍多。

  肖大元的爱人闻讯万分欣喜,劝他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亲友的劝说下肖大元也有些动摇。可是当他想到六十多名学生,他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我走了他们怎么办呢?”次日,肖大元果断收回了辞呈,还拉着爱人帮他一起打理学校。

  1998年底,肖大元被安排到更艰苦的小下岭片联小任教,片区领导怕他有顾虑本想做通他的思想工作,没想到说明情况后,他以军人的绝对服从,坚定回答:“没关系,哪里需要,我到哪里去!”

  3年后肖大元被派至排楼小学任教,并担任校长。当时学校有200多名师生,饮用水要到河里挑,遇雨天河水变成了黄泥汤,给师生的饮水安全带来隐患。

  于是他提议5名老师每人捐助1000元,自己多捐500元,共筹款5500元。在学校旁打了一口40多米的深井,解决了长期影响师生饮水安全的问题。

  2002年,因为连续下雨,加之校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盖的泥瓦房,许多教室成了危房。为消除安全隐患,肖大元积极联系干部群众,多方筹集资金,自己捐款1100元,最终建成了一栋600多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

  2004年,他又被调到竹美联校任校长,这所学校遇到了与排楼小学一样的情况,师生饮用水要到河里挑。肖大元照抄排楼小学的“作业”,带头捐款筹资,从附近的神农谷水厂接来了自来水。

  “如果我是一滴水,就要滋润这一片土地。”这是肖大元这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优秀品质和情怀。

  “这几十个孩子,我放不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肖大元的学生肖二飞,始终惦念着老师的栽培之情,每到逢年过节都要致电老师,嘘寒问暖,分享近况。俨然像一个儿子对父亲的亲密崇敬。

  “他就像点亮山区的小油灯,用大爱驱赶阴霾。”肖二飞这样形容老师。肖二飞小时候家里人口多,上有多病的父母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下有弟弟、妹妹,生活困难,因交不起学杂费,而面临辍学。肖大元得知情况后,承担起了肖二飞小学阶段的所有学杂费和生活费。2006年肖二飞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武汉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并留在所里工作。

  老屋村有两兄弟,父亲智力低下、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哥哥10岁才上一年级,兄弟俩生活费全靠在塘市镇茶元村姨妈李清花承担,而姨妈的家庭也不富裕。肖大元主动承担起了这两兄弟的穿衣戴帽方面的开支。

  肖大元的战友问:“你在村小干了一辈子了,甘心吗?”

  “谁不想去条件好点的地方,但是在村小学上学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的孩子,他们没有条件送到镇里或城里读书,如果我走了这几十个孩子就面临辍学,我放不下呀!”肖大元说。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