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书院。杨文彪 摄)
【简介】
云头书院位于汝城县城郊乡东正村,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是汝城“四大古书院”之一。现存两进院落,书院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王琼华
一
“愿子为松贞,不愿为松高。”
魏源——清朝时“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何等人物,竟会慷慨以这般豪迈、傲然的佳句予人?听到这一说法,年少的我当时确是诧异。它取自魏源所作《送何积之归桂阳》一诗。这何积之是何庆元,一个地道的汝城厚坊村人。
那年头,汝城称桂阳。
何庆元如何跟魏源结上缘的呢?当时寄寓岳麓书院求学的何庆元,已经是一位理学文化的推崇者。受魏源及湘南名士陈起诗、李克钿之邀,何庆元在书院讲说理学家程颐、程颢、张载诸子学说。这让何庆元声誉赫然,三湘人士争相趋赴。魏源与何庆元称兄道弟,相见恨晚、惺惺相惜。
在这首诗中,魏源藏有一心愿:“南山有紫芝,岁晚约同隐。”诗句中透露出一种青松般的坚贞和相约归老山林的情怀。作为翰林院协修的何庆元,淡于仕途,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以老母年高,告假归养。魏源得知此事,感慨万千,便吟成《送何积之归桂阳》。他从何庆元的讲述中,得知其家乡有一座胜似“悠然见南山”的云头岭。还饶有兴趣地听何庆元介绍云头岭一带藏着紫芝等山珍及厚坊岩、西禅寺、桂花碑、玉公坟、龙王庙、白鹤桥等地趣闻。刹那间,魏源甚至起了一回隐居不仕的念头。
(云头书院正学堂。萧志刚 摄)
何庆元怎么会跟魏源等人提及云头岭呢?
很简单,因为云头岭上有一座书院,称云头书院。何庆元即是云头书院弟子。之后,他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即是探访云头书院山长,受邀在书院阐释理学,讲授文学。理学与文学能在他身上融会贯通,堪称异禀。他的作品以散文见长,行文清闲简洁,史料中称他步追韩(愈)柳(宗元),自负不在明代散文家归有光之下。郴州知府景星甚至夸他“古文雄视当代,碑版上接韩欧。”所以,他一登云头书院讲堂,周边众多学子蜂拥而至爬上云头岭。
我穿越不了往昔,也感受不了何庆元当时那股“凤兮凤兮,非梧不栖”的气场。
但一睹他的书法,即让我叹为观止。他手书的“云头书院”题额,至今仍挂在这座古书院门头上。他平时好读魏碑与颜体,才将这四字写得这般厚重、这般圆润,宛如书院的胸怀。
二
在云头岭上建一座书院,是乡绅范仲暄的倡议。
古县志记载,云头岭上原来有一座武当别墅,据考建于明初,属于当地乡贤与隐士研读理学的庐园。后来,这庐园也兼作学堂。范仲暄在这所学堂开蒙,被先生称为“品学兼优”的弟子。古县志称,范仲暄“少聆祖训,经史古文,日益精通,英年游庠,屡试高等。乾隆己亥举于乡,秉铎武罔州,整躬饰士,劝学重伦。解组归,教后人持家处世之道。”回到老家后,范仲暄闲时常会闲游云头岭。云头岭名称来由有多种传说,范仲暄却见到云头岭被云雾缠身,头部却从云端上露了出来,故其称云头岭是意境所赐。“云头红上三竿日,烟际青来数点峰”,这般景象之中,他站在山顶上登高望远,心静如水,即感悟:在这地方办个书院,不是应了周子“主静”的看法?
周敦颐曾在汝城做县令多年,汝城也是其理学观日趋成熟的地方,不仅在此写就《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也赢得不少拥趸。范仲暄便是其中一个很有名气的“粉丝”。
所以,他才动了将庐园扩建成书院的念头。
范仲暄德高望重,一呼百应,云头书院很快呈现在世人眼前。它以学宫定势,稳重大方,再以四檩轩廊连接,饰以木雕,营造儒雅氛围,所寄寓的正是学子稳重大方为人,一心向学,日后光耀族群的心愿。盖成云头书院,范仲暄有一个首要目的,即为传播周子理学找到一个理想场地。同时,他认定《通书》当属周子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于是乎,《通书》成为云头书院弟子所研读理学的重点内容。
由此可见,何庆元怎么会成为一个地道的理学传播者,是云头书院办学主旨让他迷上了理学。
云头书院山长和弟子传播理学思想时,偏好它的实效性,这让《通书》散发出了一股烟火气。其中“礼乐”功能尤被范仲暄、何庆元等人看重。
礼乐文化,源自西周制礼作乐。何庆元等人持有释乐为和等观点,百姓之礼仪行为,需要用礼乐来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乐舞、乐器、乐曲、祝颂、乐歌等便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非遗文化项目汝城香火龙、扛故事,也是当地人在礼乐中有了更多领悟的产物。这些民俗被赋予浓厚的理学色彩,让它们拥有了很鲜明的向善、向美、向廉主题。抑或云头书院就办在自家山头上,厚坊百姓的行为举止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连村里的香火龙、扛故事也被潜移默化了,成为汝城这两项传统文化民俗活动中的“代表作”。
寓教于乐,教化民众。周子如此的期待,也是何庆元、范仲暄等人的向往。
三
云头书院是一座地道的理学书院,更是一所荡气回肠的红色书院。
何举成有一日在课堂间偷偷阅读《共产党宣言》,被山长发现。何举成极为紧张。在学子们印象中,山长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物。结果,山长拿起书翻了几页,没说一个字,便把书还给了何举成。
1926年春,何举成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他回老家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几个月后,何举成得知朱德带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汝城,与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建立合作关系,即通过十六军中地下党的联系,按照朱德和范石生的合作条件,将自己所带农军编为十六军特务营,并担任营长。这期间,他同朱德交往密切,为了加强两支革命部队的联系,双方互派干部到对方任职。何举成利用特务营防守军械仓库之便,暗中向朱德部队输送一批批枪支弹药。年底,朱德接中共中央指示,率部脱离十六军,与中共湘南特委配合发动湘南暴动,并通知特务营火速脱离范部。但在拂晓,特务营遭敌围袭,何举成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听到这个不幸消息,云头书院山长仰头便是一声长叹,之后把书院闭门七天。
大革命时期,云头书院有三四十名弟子踊跃参加革命。
何秉才也是其中一位。1926年,他被推选为村农民协会主席。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成为湘南暴动的参与者。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率红七军转战到汝城时,何秉才转入红七军,被任命为红七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这也说明他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接着,他随军到达中央苏区。1935年1月,敌人占领瑞金,他在撤退中被捕,投入南昌监狱。两年后何秉才由南昌新四军营救出狱,返回家乡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并担任中共汝城县委书记。他多次在云头书院留宿,跟书院弟子宣讲革命道理。1944年10月,何秉才被国民党特务密捕。监禁期间不管如何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始终没透露一句党的机密。在被国民党秘密杀害时,何秉才念道魏源所写《送何积之归桂阳》一诗其中一句:“愿子为松贞……”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云头书院成为革命活动的承载地,厚坊村民也接受了许多新观念。1926年8月,村里成立汝城县第一个乡农民协会,之后很多事项就是在云头书院内落地。开门讲革命,也吸引不少村民走进书院当一名特殊学生。何德喜听得热血沸腾。他是一名挑夫,一身都是力气,哪怕挑上二百多斤,也能快步如飞。红军长征途经汝城时,何德喜发动十几个挑夫,一块给红军挑装备。经过革命时期暴风骤雨般的洗礼,云头书院有了更值得自豪的精神品格。
云头书院秉持“有教无类”“求学于道”的思想,也让厚坊人成为云头书院最大受益者,甚至诞生了一家三位黄埔生的“黄埔世家”。
乡贤何荣怀,曾担任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三十多年,却一直没放弃文学梦,年轻时,诗歌在全国获奖;七十好几的他,再次动笔创作中篇小说。在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进程中,他也赶着贡献一个又一个文化创意。有了书院的熏陶,厚坊人更厚道、更豁达,朴者力田,秀者读书,又相得益彰,即为由来已久的口碑。
“德厚乃瑞天兆先贤怀金垂紫,屯坊是福地衍后秀飞龙乘云”,这一副把村名嵌入其中的家庙门楼楹联,也道出了厚坊人的内涵。当然,云头书院弟子中更是涌现了不少秀出班行、学达性天的人物。李洪光当属其中一个佼佼者。他从事潮汐动力物理学研究,创立了“太阳潮不对称”新理论,破解了几百年来国际学术界未悟透的“地球运动为什么不规则”这一难题,被国内外称为“李氏定理”“李洪光公式”。
四
“云生众岫向高远,头枕群经守正生。”山门前门柱上的楹联,揭示了云头书院的文化质地。这所书院积淀的学风,早已成了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一分子。
纪录片《天下书院半湖湘》摄制组想找一座仍有弟子研读的古书院,寻遍中南五省,一时没获得满意的结果。这日,得到报料的导演一进云头书院,便听到琅琅读书声,喜出望外。他说,这才是一座还活着的古书院。世事跌宕,变迁万千,这座典雅的庭院却保留下来,既古老又鲜活。
云头书院是一座活态书院,与一个文化达人有关。这人便是云头书院第39代山长何志军。他一直将“中国的”“传统的”“民间的”“活着的”特征作为云头书院与生俱来的文化禀赋,让书院一如既往地发挥它的功能。
其中,文化公益活动品牌“开蒙礼”通过“师正衣冠”“击鼓鸣志”“点朱开慧”“开笔破蒙”等礼仪环节,让孩子们上了传统文化第一课。周子在汝城写就的《爱莲说》与《太极图说》,则成了云头书院的“校本教材”。这些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体现了格物穷理、居敬存养的实践目的。
当我每次游至院中,俯首沉思,或举目远眺,都能感受到这座古书院文化的悠远深邃,尤其是那黛瓦、飞檐凌空,许是圣贤诗书的渲染;连带殿阁,也沾染了清幽风雅的韵致。这该是云头书院至今没有改变主旨,依然坚守礼乐这一内核的缘故吧。
一审:何庆辉,二审:李秉钧,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