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记者 白培生 颜石敦 通讯员 唐华东 侯志德
泥巴路、土坯房,村领导班子带动力不强,不少乡亲还过着穷日子。这是4年前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留给记者的印象。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青竹村,发现这儿已变了模样。水泥路宽敞平整,特色瑶寨整齐划一,村中花红叶绿,山上牛羊成群。甩掉贫困帽的乡亲们高兴地说:这变化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
2016年初,青竹村调整“两委”班子,返乡经济能人陈自文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他带领乡亲们进行道路改造、集中建房,发展生猪、梅花鹿、黄桃等产业,许多村民告别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
青竹村的变迁,是郴州农村变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郴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通过抓基层、强基础,推动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基层堡垒越建越强,为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强保障。
推进“五化”建设,建好坚强党支部
桂阳县黄沙坪街道柏树村,地处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多,社情复杂。过去一段时期,村党支部威信不高,村里管理有些混乱。
然而,现在的柏树村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被评为郴州“文明村镇”,村党支部跻身市先进行列。
“柏树村的变化得益于‘五化’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李满宝说,2017年选举了新的村领导班子,党支部建设得到规范,干部队伍年富力强,勇于探索,制订村规民约,设立综治联络员、新风讲习所等,把村子治理得井井有条。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兴党,重在基层。
在郴州广大农村,通过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的“五化”建设,不少后进党支部迈入先进行列。
“我们选择了500个基础较好的基层党组织作为‘五化’建设示范点,并筛选1000个基础薄弱的党组织作为‘五化’建设突破点。”郴州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江波介绍,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带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达标。
郴州通过采取合理待遇稳定一批、能人回村选用一批、机关单位选派一批、定向招录引进一批等措施,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目前,该市村党组织书记60%以上是经济能人;全市建成高标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1863个,集便民服务、文化娱乐、卫生医疗等于一体;实行村(社区)干部坐、值班制,建立网格责任区;提高村(社区)年均运转经费和村党组织负责人待遇,大大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选优训强并举 提升村干部“四种能力”
7月22日至26日,郴州市村党组织书记“四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开班,全市2064名村党组织书记在12个培训点集中“充电”。会议着力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引领能力、促推发展能力、基层治理能力、服务群众能力。
“学习很有收获,信心更足。”郴州市北湖区保和瑶族乡月峰村党支部书记陈泽志说。
近年来,该市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干部及党员致富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
同时,该市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村级组织班子运行状况、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定等、建档。撤换“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32名,调整不胜任现职村干部358名,查处村干部涉黑涉恶案1起。
通过选优训强,郴州基层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会干事、能干事的好干部。
山高林密、道路崎岖的桂东县沙田镇大水村,以前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原有贫困户367户1058人。
2017年初,经民主选举,原古岭村党支部书记张菊容,被选为大水村党总支书记。她引导村民进行易地搬迁、种植药材、发展“飞地”经济,还引进嘉业电子有限公司,帮助一些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如今,大水乡亲们的日子蒸蒸日上。
抓融合促发展,基层组织有活力有动力
朝阳升起,汝城县土桥镇金山村从睡梦中醒来。一栋栋小洋房整齐排列,柏油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荷叶婷婷。
“我们村以前叫‘荆山村’,山水多、古址多、穷人多。后来叫‘金山村’,变成产业多、游客多、脱贫多。”金山村的许多村民都有这个感触。
金山村的变化,源于郴州开展的“抓党建强基础化矛盾促和谐”专项活动。
近年来,郴州深入开展这项党建专项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经济建设等深度融合。一个个基层组织活力迸发、动力十足。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引导下,安仁县永乐江镇山塘村党支部,发动乡亲们种植火龙果、葡萄,建设滑草场、射箭场等,原来的贫困村变成“全国美丽休闲村庄”“全国文明村”。
桂东县组建茶叶、药材等78个产业党支部,与村级党组织共建共享,建成91个产业示范基地,加快了群众脱贫步伐。
同时,郴州还实行党员干部联村联点制度,集中化解矛盾。苏仙区卜里坪街道长冲铺村,一段时间矛盾多、问题多。联村包案的市领导知道后,主持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听呼声、解难题,帮助落实政策。现在,村民气顺了,村党组织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带领大家奔跑在小康致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