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繁华脉络中,社区是最温暖的细胞,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我市矛盾风险“四大体系”(感知、化解、防控、处置)建设试点之一,成立于2024年10月的苏仙区白鹿洞街道樟树岭社区积极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有效确保“声音诉求听得到、情况问题摸得到、风险矛盾看得到、人员场所找得到、关键要害抓得到”,绘就出一幅和谐邻里的美好图景。
“在‘四大体系’建设试点中,我们以‘四维感知’为基础,围绕‘谁来感知、感知什么、怎么感知、感知预警’四个环节,整合资源力量,搭建服务平台,及时响应处置,推动矛盾风险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感知’跃升,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防控’转变,实现矛盾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樟树岭社区党支部书记郭珊珊表示。
资源融合 延伸感知触角
樟树岭社区辖华宁春城、华宁瑞城等6个成熟小区以及振兴之门等2个在建小区,辖区有电商产业园、商铺门店、学校菜场,总户数4063户,常住3006户,约10560人,民生问题复杂多变。
该社区建立了完善的党组织体系,6个小区党支部全覆盖,共划分为20多个网格,“三长制”下的片长7人、组长20人、邻长212人,党组织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按照“凝聚共治合力、广泛布局触感点”思路,社区压实核心力量、培优骨干力量、用好专业力量,并充分汇聚激活社区党员、小区物业、业委会、离退休干部、居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织密织牢“感知网”,让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随时被看见。
今年1月,社区接到华宁春城物业的反馈,该小区16栋的一对夫妇因婚姻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当事人曹女士情绪一度崩溃,点燃了家中的厨房,扬言要与丈夫同归于尽。
樟树岭社区综治专干陈丽凤获悉后,主动上门探访曹女士,收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依据事态严重程度进行风险研判,纳入重点关注。
街道政法委员、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邻里和事佬等组成调解小组,定期上门关心和安抚曹女士的情绪,缓释夫妻间的矛盾,并通过电话、微信实时沟通,掌握曹女士的思想波动,鼓励她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转移注意力。
持续2个月的密切关注和情绪疏导,曹女士逐渐走出阴霾,重拾生活的信心。
“要不是你们的关心,我也许会丧失理智做傻事,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如今,曹女士开始用心经营自己的餐饮店,她与陈丽凤也由过去的“点头之交”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伙伴”。
多元途径 拓宽感知渠道
“以前,群众有矛盾纠纷,跑村委会,跑乡镇、县里、市里,费时费力。现在线上线下各种服务平台多点开花,渠道更畅通,调处更快捷。”陈丽凤感慨。
今年3月,樟树岭社区居民刘女士路过辖区某临街门店时,发现连续几天都有一批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在此聚集,疑似遭受了诈骗和洗脑。热心的她随即拨打了贴在商铺门口的解忧热线,向社区专员反映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响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老人聚集人数、活动形式等关键信息,同时与街道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物业公司联动,对门店进行核查,排除风险隐患。
路人扫一扫楼栋单元粘贴的解忧二维码即可反馈人行道上的井盖破损凹陷问题;邻长定期上门探访可随时发现失独老人精神状态是否异常;业主拨打解忧热线可投诉噪音扰民、屋顶漏水问题;中元节临近,社区动用无人机高效巡控露天违规焚烧……随着各类需求均能得到及时回应和高效解决,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悄然提升。
这是我市全方位、多元化拓展感知场所和感知渠道的缩影。
从线下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快递站点、中心警务室、辖区律师事务所到线上的12345市长热线、百姓解忧站、解忧信箱、解忧热线、解忧二维码,再到数字赋能的智能高清监控系统、智慧中枢电动车热能感应系统、无人机感应系统……千家万户的“小家事”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民生大实事。
除此之外,郴州还坚持“全覆盖、无死角、起底式”上门走访排查,打捞民情民意。
出台相关机制文件,明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为主,乡镇(街道)至少每半月开展一次走访摸排,及时分析研判,做到底数清,特殊节点做到“三必到四必问”,同时研发“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系统,推动矛盾纠纷“统一汇集、分类办理、一站调解、即时反馈”,为矛盾风险感知提供数据支撑。
“现在,我们小区不论是社会治安,还是亲邻近邻、和谐友善的氛围都越来越好了,我们住在这里感觉十分舒心。”社区居民刘细菊欣喜地说道。
责任闭环 强化感知预警
在樟树岭社区调解室,记者看到一叠排列整齐的矛盾纠纷处理台账,它们依照婚姻恋爱、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经济债务、心理疾病、房屋土地、涉法涉诉、特殊群体、社会治安九大类“感知清单”分类归档,并划分风险类别,协调统筹基础调解队伍、专业调解室、心理驿站、社区矛盾化解直播间、律师工作室等专业力量分类处置。
在“四维感知”体系建设中,我市创建“风险评估、分级预警、及时响应、复盘倒查”四项机制,确定矛盾风险等级,配套差异化管理措施,畅通自上而下推送预警、自下而上报告预警,确保高风险矛盾纠纷24小时内响应,中风险矛盾纠纷48小时内响应,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同时出台责任追究机制,对矛盾风险排查、评估、预警、响应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进行倒查问责。
2024年11月,樟树岭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新开一家门店,经营模式异常,疑似存在非法集资,遂通过智慧平台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将其纳入监控系统。
社区监控初步收集到该店铺人员流动密集,夜间异常办公等线索后又及时响应,反馈街道平安办,启动跨部门协同机制,联合街道派出所、城管、处非办、市场监督管理所组成专项检查小组,开展联合执法。
经现场核查,该门店无金融资质涉及传销。派出所通过调查资金流向锁定非法集资证据,依法责令店铺关停并切断资金链,并主导刑事立案,同步建立“每周一查”机制,防止门店关停前转移资产。
一个月后,案件全面侦破,该门店涉及非法集资118万余元,62名群众近40万元本金被追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社区治理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我市构建的‘四维感知’体系联动人民、汇聚力量,已经在樟树岭社区的试点实践中初见成效,累计受理居民诉求52件、化解矛盾纠纷25起、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47处、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0%,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模式。”郴州市委政法委工作人员表示。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