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大湖新记·整版关注丨从“卖风景”到“卖算力”,东江湖“靠水吃水”的赛博进化论
发布时间:2025-08-2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8月20日第3版

从“万口网箱下东江”,到致力打造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示范基地——

算力激荡东江湖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淦璋 罗徽 梁可庭 李妍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军

【大湖名片】

东江湖,位于郴州资兴市,水面面积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2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的蓄水量。它不仅是郴州100余万人的集中水源地,更是湖南的战略水源地,出境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级标准。

东江湖。

东江湖是湖南唯一同时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六区一体”的湖泊旅游区。资兴市也是湖南首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致力于打造国家新型数据谷,全力建设国、省重要算力基地。

【大湖纪事】

立秋时节,当第一缕晨曦穿透湖面的薄雾,山色空蒙,水雾如烟,记者随郴州市作协主席、《东江湖传》作者王琼华来到东江湖采风。

“上善若水,水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万物索取。”王琼华说,东江湖早已不是简单的一湖水,它有着满满的一湖故事。

东江大坝重塑山水,万千景象在其中


“雾漫小东江”中的子兮如斯文化行馆。

夏日东江湖,又到旅游旺季。

小东江畔,投资上亿元的子兮如斯文化行馆不久前开业,为资兴市再添一座文旅地标——建筑形体高低错落,如一叶轻舟泊于碧水之畔,其设计理念来自渔舟、雾霭、堤岸等东江元素。

上半年,资兴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6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3%和11.19%。

“没有东江大坝,就没有东江湖。”曾在资兴工作多年的王琼华说,为山水立传,东江大坝是湖湘治水史诗的重要篇章。

早在20世纪中叶,就有在此兴建水电站的想法。1958年春,国家正式决定建设水电站,但因故停摆。

1977年12月,东江大坝工程重新启动,一场规模宏大的大自然改造全面推进:近2万建设者奋战于此,5.43万移民告别故土,5.74万亩耕地被淹没……1986年8月2日,东江大坝这座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双曲薄壳拱坝,正式关闸蓄水。

东江大坝不仅带来年均13.2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更重塑了这片山水的形态。上游蓄水形成的东江湖,被誉为“湘南洞庭”;下游山谷间,孕育出“中华奇景”雾漫小东江。

雾漫小东江。

20世纪90年代,东江湖打开了旅游开发的第一扇门:湖中心的兜率灵岩尝试对外开放,“雾漫小东江”的摄影照片登上各大报纸头版,“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赞誉接踵而至。

知名诗人舒婷特地来到小东江景区,欣赏雾景奇观。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来到东江湖连连感叹“仙境原来非梦幻,随风飘落在人间”。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挥就《资兴摄雾记》,用经济散文道出诗情画意。

唱山歌走水路,又是一个好年景

7月26日,资兴市东江湖摄影艺术馆,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五人联展在此启幕。

“今昔对比,让我们感受岁月变迁的震撼。”活动现场,东江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廖草洋心情舒畅——曾担任资兴市白廊镇党委书记的他,过去总要为东江湖渔民“网箱上岸”的纷争而发愁。如今这种事情不会出现了。

东江大坝修建后,为稳定搬迁移民收入,当地重点扶持发展网箱养鱼,一度出现“万口网箱下东江”。但“靠水吃水”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也给东江湖的生态带来不小影响。

治理开始启动。当地42万余平方米养殖网箱、830艘渔船陆续上岸拆解,周边区域594户规模生猪养殖户退出养殖。“壮士断腕”的背后,资兴市10多个采矿区陆续关闭,加上《湖南省东江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实施,为生态保护提供强大法治保障。

养殖大户谢志林虽“一万个不愿意”,还是带头拆除了网箱。上岸后,他在各方支持下牵头组建渔业公司,变湖面养殖为岸上工厂化养殖。记者见到他时,他的基地年产鱼50余万公斤,年利润上百万元。

谢志林在三都镇石拱村建的流水养鱼基地。

唱山歌走水路,东江湖库区乡镇如今已成“花果山”,仅柑橘就种植了13万余亩,“东江湖蜜橘”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立秋时节,记者来到库区深处,只见漫山橘林压低枝头。资兴市清江新发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心华说,2024年蜜橘产销两旺,收购价最高达到每公斤11元,果农们憧憬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

东江湖蜜橘。

“一湖好水,解锁美酒佳酿。”8月2日晚,青岛啤酒文化体验中心馆长王兵,把露营摊位摆到了东江湾。他的身旁,刚从生产线下来的瓶装鲜啤,码得整整齐齐。

25年前,青岛啤酒集团有关负责人到访东江湖,顺手装了一瓶水带回青岛,在实验室一化验,竟然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于是,青岛啤酒义无反顾落户资兴。

青岛啤酒郴州公司生产线。

如今,青岛啤酒郴州公司年生产啤酒7万千升,其中,高附加值的听罐系列产品占比已达80%。

“这些年,我们始终突出生态优先,执行最严格准入制度,对可能影响东江湖水环境的项目一律否决。”资兴市委书记杨理诚说,以保护好东江湖为最大政绩,把实施好东江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列为当地一号工程。

冷水孕育热产业,“数字绿洲”正成林

沿着小东江顺流而下,但见青山渐隐,河域由窄变宽,至东江湾已是水阔天高。全国第一个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展览馆坐落于此,名唤“郴州水世界”。该馆在2023年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召开前夕建成。

东江湾畔的郴州水世界展馆。

展览馆里人头攒动,声光电设备轮番上演:用“秀水”发展全域旅游,用“优水”打造高端饮品,用“净水”做强品牌农业……郴州对水资源的保护殚精竭虑,对水资源的利用可谓“水到渠成”。

走到馆门口,资兴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咱们再往前走走,不到500米,可以近距离感受‘冷水’孕育的热产业。”他说的“热产业”,就是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

产业园数据中心机房,8℃至13℃的东江湖冷水从管道涌来,每秒都在改写传统算力能耗法则。工作人员介绍,数据产业需要巨量能源做支撑,而通过冷水节能、绿电入园、用户侧储能等方式,园区数据中心综合用电成本可降低38.5%,园区PUE数值稳控在1.2以下。

“贵阳大数据中心PUE数值为1.5左右,阿里千岛湖大数据中心为1.28。”郴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亮解释道,PUE数值是数据中心电力使用效率的国际通行衡量指标,数值越接近1,意味着能效水平越好、绿色化程度越高。

刷一会短视频、下一个网购单,所有让计算机“动脑子”的任务都得依赖算力,而服务器或许就在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

从“卖风景”到“卖算力”,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被视为东西部地区和大湾区数据外溢和灾备的理想承接地。3月底举办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上,园区作了专题推介。

广州云下科技公司签约落地,拟投资算力规模2000PFlops。1PFlops代表一秒钟执行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2000PFlops若实施到位,意味着可同时支撑数百万次/秒AI模型推理和至少20万个4K视频实时渲染。资兴市正在洽谈的3个项目,算力规模同样巨大。

点水成金,“数字绿洲”蔚然成林。如今,园区已签约入驻阿里云、湖南省电子政务云异地灾备、长沙政务云灾备、长沙银行等72个项目(企业),有4.9万个机架。东江湖沄下智算中心正进行内部装修,九任智算一期共67台A100服务器已入驻。上半年,园区实现IDC租赁收入和云服务费1亿元、带宽收入1.9亿元,算力规模同比增长200%。

“我们坚持把大数据产业作为重中之重,致力于打造国家新型数据谷,全力建设国、省重要算力基地。”资兴市委书记杨理诚说,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大力招引智算行业头部企业,吸引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高端人才集聚,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如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发布的《东江湖宣言》所言: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上,郴州作了积极探索,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湖南样板、中国方案。

(张思齐、朱孝荣对本文亦有贡献)

【专家点评】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许崇育

人类逐水而居,移民群体表现得尤为显著。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塑造了移民“靠水吃水”的传统生存逻辑。但单一路径依赖,容易导致生态阈值被突破。因此,通过范式转型实现矛盾突破,就成为发展的新路径。

这种转型,不是对“靠水吃水”逻辑的简单否定,而是通过生态价值赋能,使“水”的内涵从生存资料拓展为生态资本。东江湖(东江水库)移民经历了东江水库建设期的直接牺牲、产业转型的阵痛,进而成就了全国独一份的水体大且水质优的“湖南水塔”。从失地农民到生态守护者,从搬迁户到旅游从业者,东江水库移民破解了“靠水吃水”的不可持续困局,构建了“退渔不退收”的水经济价值链。

湖泊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东江湖从空间优化、文化培育、技术赋能与政策协同四个方面,通过采取立法护水、系统治水、科学用水措施,严格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优势,发展“冷水”“绿水”“净水”等产业,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深度协同,验证了“水系统韧性—产业适应性”协同框架,在国内和国际上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作者系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工程院院士,挪威奥斯陆大学地球科学院终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本版照片为郭立亮、朱孝荣、曹江平、曹广文摄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