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林邑之城产业发展热潮奔涌不息。三一重能、湖南白银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正满负荷运转;华秋电子、炬神电子的扩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园区19.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25年上半年,园区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值、直接使用外资量分别增长30%、16%、21.5%,均位居全市首位;“博士进企”工程成功引导25名博士入驻22家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家;“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连续三年在国家级园区中排名全省第一。
这一系列数字与荣誉,不仅彰显出郴州高新区(自贸区郴州片区)的“领跑之姿”,还昭示其向“新”而行、以“质”取胜的决心与底气。
强化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能级向绿攀升
走进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郴州钨制品分公司(以下简称“郴州钨公司”)的特种钨基新材料粉末“黑灯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进料、给料和出料,AGV无人搬运车在其间穿梭,宽敞的厂房内不见一人。
“这得益于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改造。”郴州钨公司党群工作部(综合部)部长徐利强介绍道。该项目通过融合先进技术,已成功实现工序装备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以及业财一体化,生产效率和产量均提高了30%。
数字生产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在守护绿水青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该项目在行业内首创并应用了智慧安环系统、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及多种新型装备,通过余热回用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回收和循环利用。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郴州钨公司凭借其在绿色制造方面的卓越表现,被评为绿色工厂。
在园区内,类似郴州钨公司这样兼具智能化和绿色化特征的工厂还有不少。截至目前,该园区已有3家企业荣获湖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三一重能、台达电子等5家企业被纳入绿色体系创建计划。
今年1月,园区启动了“有色金属产业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三年行动计划”,旨在加速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该计划重点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园区通过绿色化与智能化技术赋能主导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园区相关负责人指出,园区已组建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钨、铋、白银等稀贵金属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依托“5G+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广科创大数据AI平台,高效匹配和链接研发所需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积极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分产业、分行业组织企业座谈,支持和引导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着力提升品质、创建品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扩大开放水平
推动中非合作走深走实
郴州市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郴州科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郴州埃及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埃及建筑材料加工厂及海外仓项目合作协议;中非供应链安全保障及非洲自主可控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正式签约……在今年举办的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郴州高新区成果丰硕。
展会虽已落幕,但合作之路永不停歇。
7月盛夏,骄阳似火。步入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景象一如当下的高温般火热: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作人员正紧张调试设备,为9月发往非洲刚果(金)和安哥拉的大米加工设备作准备。公司海外与大客户事业部部长杨霞介绍:“上半年,我们的产品已出口至非洲加纳、乌干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对非贸易额超过400万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园区联合郴州陆港,深入推广应用“跨境一锁”和“湘粤非铁海联运”,推动对非本币结算贸易交易便利化,推进对非新型易货贸易业务制度创新,持续发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今年5月,中非经贸深度合作产业园正式揭牌运营,目前已吸引9家企业入驻。越来越多的郴州农科技术由此跨越山海,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结出“看得见、摸得着”的硕果。万里之遥的非洲大地上,农夫机电的履带式拖拉机正驰骋于尼日利亚的田野上;日晶照明的节能灯具,则为坦桑尼亚的偏远村庄带来光明。今年1至6月,园区完成对非进出口总额29.01亿元。
“未来,园区将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努力打造‘郴州样板’,续写更多‘郴非故事’。”园区党工委书记王卫东表示。
提升服务效能
助推企业发展提质提速
在郴州金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内,砷铁合金制备技术中试项目的关键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预计将于8月初正式启动中试。
今年6月,园区携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成功落地了湖南省首单“中试综合保险”,为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兜底保障,确保“真创新”得到“真保护”,“高质量”享受“严保护”。
“中试综合保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100万元的保险保障和100万元的银行新增授信,而且保险费率和贷款利率较正常水平分别降低了40%和30%。这让我们在开展中试时更加充满信心和决心。”公司总工程师阮茗表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园区深谙此道,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永不竣工的工程”。他们在全省园区内,率先设立营商环境和制度创新局,不仅将服务范围拓宽至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还从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扶持;“早茶会”联企品牌更是系统性地解决了职工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
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成功吸引了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在湖南彩显科技有限公司的调试区,工作人员正对即将交付的高端水洗研磨贴片机、全自动刮刀贴片机进行最后的校准工作。
从去年5月落户园区,到今年1月实现投产,上半年,该企业生产总值已达9000万元。“我们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落户郴州高新区,主要原因是看中了园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营商环境。”湖南彩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坦言。
以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今年以来,园区通过推进政务改革、提供贴心服务,持续提升“身在郴州 办事无忧”的品牌影响力,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构建全流程用工服务体系——打造“招工—匹配—保障—储备”一体化服务链条,开发“用工地图”,并通过“直播带岗”等创新方式,精准招募员工6000余人。
创新升级政务服务模式——设立8个涉企服务重点专区,运用并联审批、联合评审、容缺受理等高效手段,对35个高频办理事项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压缩率达44%。
今年上半年,园区成功引进了24个投资额超过2亿元的项目,其中蓝驰汽车和道通科技的洽谈进展顺利,浙江工企环保、太湖能谷新能源等重大投资项目亦有望落地……随着“好项目遍地开花、大项目拔地而起”的良性发展格局日益凸显,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迅速崛起,成为投资兴业和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