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闲置楼房变身人气乒乓室,到“窗帘微行动”守护独居老人;从“孝心车位”温暖探亲路,到护学岗守卫上学路……去年以来,北湖区以小区党建为轴心,通过加强党组织组建、党建联建活动、解决群众关键小事等,深化小区党组织“两个覆盖”工作,持续为基层治理添“家”力量。
支部建在心坎上
“过去小区事务推进困难重重,如今党支部牵头安装电梯、优化环境、处理纠纷,大伙儿参与治理的热情都被点燃了!”北湖区东湾院小区活动中心内传来阵阵欢笑声。大家纷纷感慨,曾经闲置的老旧楼房,如今已然成为小区里人气最旺的场所。
数月前,这里还面临着诸多管理难题,小区治理一度陷入僵局。党支部成立后,通过收集居民意见、筹措改造资金,成功盘活闲置楼房,丰富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升了幸福感。
东湾院小区从“乱”到“治”的蜕变是北湖区推动小区党组织“两个覆盖”的真实写照。2024年以来,该区通过“网格党组织覆盖+小区党支部延伸+党建指导员辐射”模式,按“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原则分类组建党支部。目前全区已建成小区党支部204个,覆盖364个小区,预计7月覆盖率将突破80%,真正让“主心骨”立在了群众身边。
联建激活新动能
“微心愿刚提交,第二天就见到爱心护学队上岗!”郴州市十八中学生点赞的建设里社区护学岗,是“社区+学校+企业”联建模式的最新探索。
依托北湖区党建联建机制,建设里社区携手郴州市十八中、湖南建投北湖名著等联建单位,有效整合“校企社”资源,组建了“爱心护学队”,按照“定时、定点、定岗”原则,做好上下学高峰时段校园周边交通疏导、秩序维护。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与人民路街道共建健康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义诊、科普服务;香麓山花园小区创新“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四方议事机制,通过“小板凳座谈”收集问题,2024年事件办结率超90%。
北湖区统筹80个区直单位、20家“两新”组织与165个村(社区)结对联建,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截至目前,已促成共建项目28个,撬动社会资金380万元。
微服务暖万家心
“李红国家窗帘两天没动,快去看看!”深夜8时,阳光苑社区邻长王文香发现异常后联动社区及民警,最终确认老人因回老家办事手机断电失联。
阳光苑社区推行“窗帘微行动”以来,这套由35名邻长织就的特殊群体关爱网,现已通过安装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升级为覆盖267户的智慧养老系统。
近年来,北湖区紧盯群众“微需求”:在七星花园等36个小区开设“微课堂”,用方言土话讲透政策;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心愿树”,5.2万余个微心愿被点亮;创新15个“孝心车位”,子女探亲可享每日12小时免费停车;动员小区在职党员围绕居民小需求兑现“微承诺”,累计解决学位、床位、车位等难题3600余件。
从组织覆盖到资源聚合,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北湖区通过“家门口党建”的深入实施和创新实践,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城市治理既有精度更有温度,让基层治理的“幸福之花”绚丽绽放。(刘奕辰 杨李根)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