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梁可庭 通讯员 朱孝荣)“集镇集中安置户,这两天可以全部安置完毕!”今天,在资兴市举行的兴宁镇集中安置点(福兴苑)二期交房仪式上,主持人高兴地宣布。据了解,该交房仪式持续到4月8日结束。
“终于有了新家,心里踏实了!”州门司镇杨公塘村村民李资华的房子去年在洪灾中被冲毁。当天,他一拿到钥匙,就迫不及待与包保干部陈康一起提着“十重礼”走进新房。
交房仪式现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安置户办理相关手续。在包保干部的陪同下,安置户一一拿到了新房钥匙,还有党委政府与爱心企业精心准备的300元水费、300元电费、一年电视网络费、烟感器、食用油、大米、电压力锅、毛毯等“十重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兴宁镇集中安置点是资兴市规模最大、安置受灾群众最多的安置点,安置八面山瑶族乡、州门司镇、兴宁镇、白廊镇等6个乡镇共650户受灾群众。一期200套,已于春节前全部交付。今天交付的二期,共有450套。
“7·26”格美台风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资兴市在坚持依法、合规、稳妥的原则下,统筹城镇购房安置、货币安置、集镇集中建房安置三种安置方式。其中,集镇集中建房安置分别在兴宁、州门司、八面山、黄草等乡镇建立4个安置点,分两期共建设886套安置房。
为了在今年主汛期来临前完成安置房交付,资兴市采取市搬迁重建安置专组统筹协调、属地乡镇政府主导、建房理事会为主体具体实施的联合推进集资建房模式,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白天一班、晚上一班的“两班作业”方式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整合纪委监委、住建、质监、建房理事会、监理等有关力量,安排专人驻点负责,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建设全程监督把控。在分房和交房时,由资兴市纪委监委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州门司、八面山、黄草等3个安置点,共236户在3月底前已经安置完毕。
目前,资兴市通过三种安置方式,共完成搬迁安置5038户。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