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徽 通讯员 艾细魁 曹丽
郴州是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主产区、“湘江源”蔬菜核心区。新春上班第一天的市场供应情况如何?记者前去一探究竟。
北湖区华塘镇石山头村,郴州市众智惠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大棚里,菜心、上海青、茼蒿、香芹等蓬勃生长,绿意葱茏。
“越是过年过节,交易量越大。基地100多位村民每天要采摘蔬菜2万多公斤送往城区市场。”公司负责人王庭武介绍,他2012年开始陆续在华塘镇流转土地450多亩。目前,全年蔬菜产值4000多万元。其中,红苋菜等单品占据郴州80%的市场。
郴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傅景龙告诉记者,去年,郴州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95万亩,总产量37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260.3亿元。
中午12时,王庭武和村民们采收的新鲜蔬菜整装待发,即将运往郴州中农批大市场。记者随车来到市场,只见满载着新鲜农产品的货车络绎不绝,工人们忙碌地装卸货物。从新鲜的蔬菜到丰富的肉类、水产、干货、调料、粮油……各类农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市场农产品日均销量1000吨,其中超200吨稳定供给湾区市场。”湖南省郴州中农批大市场总经理朱流泉指着一旁的工地介绍,那边是正在建设的二期果蔬交易中心。
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焊花闪烁,新年一上班工人们就干得热火朝天。项目规划建设大型集中性冷库、仓库、交易大棚及8栋商铺公寓,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计划构建一个全方位、高效率的果蔬交易平台。
“项目主体已经封顶,预计今年6月开始运营,目前意向进驻的商家已远超招商面积。”朱流泉说,接下来还有三期建设即将启动。届时,这里将成为湘南地区最大的一站式果蔬批发基地,年交易额可达150亿元。
“中农批市场这边卸完货马上给你送来。”
“在公司等我,马上来。”
在听介绍瞬间,王庭武的好几个老客户打来电话催促送货,其中一个是湖南膳品央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小成。
15时30分,记者来到湖南膳品央厨食品有限公司,但见一筐筐蔬菜摆放整整齐齐。除了王庭武送来的菜心,还有桂东的高山萝卜、汝城的水果南瓜等。“这些都是刚从地里摘的,送来后我们会进行处理、包装,送到全市的各个餐饮店。”林小成说。
去年6月,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成农产品精深加工车间。从郴州各县(市、区)收集优质农产品,在这里进行加工后一部分送到城区餐饮店,一部分制作成团餐送到单位或公司的活动现场,还有一部分销售到粤港澳地区。林小成说:“郴州的食材在粤港澳地区特别受欢迎,预计到2026年,公司产值能达到1亿元。”
郴州现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定基地238个,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湘江源”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授牌基地57个,稳居全省第一。傅景龙说,该市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去年,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成功申报创建湘南供“粤港澳”蔬菜产业集群,获中央投资6550万元,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