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徽 陈淦璋 通讯员 吴挺进 邓加亮
2月10日,音乐剧《听见·梦南》宜章专场活动在郴州市群众文化中心举行,现场展示大山卫士刘真茂、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的平凡人生、不凡历程。宜章县自建设“好人之城”以来,已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各1名,“中国好人”9名、“湖南好人”30名。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宜章县好人协会2016年底成立之初,会员尚不足百人。如今,协会5.64万名会员覆盖县、乡、村三级,在志愿服务、扶危济困、纠纷调解、乡村振兴等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从“吃亏”到“吃香”,凡人英雄层出不穷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
2024年3月,荣获2023“感动湖南”年度十佳人物的村医谭鉴军,因“从医20年手写40万份处方”冲上热搜。谭鉴军是宜章县天塘镇天塘村卫生室村医,一直秉承“先看病,后给钱,没有钱,就记账”理念,光赊账的账本就有18本,被乡亲们亲切称为“村里的120”。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宜章县莽山瑶族乡的莽山民族学校里,73岁的宋嗣东教了一届又一届孩子。他曾是广东佛山顺德桂洲中学的英语老师,2018年来到莽山深处支教。宋嗣东也在2023年被评为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
榜样之光,灿若星河。“教育楷模”李黎明、“大山卫士”刘真茂、“义工一号”袁贤光、“网络妈妈”谭兰霞、“好警嫂”曾易英……早在10年前,从“吃亏”到“吃香”的宜章好人现象,引发主流媒体广泛关注。2016年底,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宜章县好人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以好人命名的协会。
宜章县委书记张润槐说,榜样就在身边,持之以恒建设“好人之城”,全县上下努力打造“好人聚集善行义举高地,志愿服务和美友善洼地,崇尚文明幸福温暖福地”。
弘扬志愿精神,大事难事彰显担当
“在我们企业,50%以上的一线工人是残疾人。他们不是企业的‘累赘’,而是助推企业发展的‘宝贝’。”2024年初的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通道”上,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分享了帮残助残的故事。
“好人协会是我们的家,我们凝聚在一起为社会奉献爱心。”宜章县好人协会副会长姚文加入协会6年来,每年开展志愿服务100多天。他说,比自己做好人好事还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家加入了好人队伍。
每逢大事难事,必见“红衣胜火”。2023年9月,第二届湖南省旅发大会在郴州召开,宜章莽山是主要观摩点,宜章县好人协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8次,参与会员2400余人。2024年7月底,资兴受到台风“格美”重创,宜章县好人协会第一时间组织3辆卡车,带上价值10万元的物资驰援灾区。
宜章县域广阔,“远水难救近火”问题曾十分突出。为此,好人协会在全县19个乡镇设立了消防志愿服务分队。这群身穿红马甲的队伍筑牢“防火墙”,全县近3年没有发生重大消防安全事故。宜章县好人协会消防志愿服务队,也被应急管理部授予“第六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称号。
在奉献中传播友爱,在互助中共享进步,宜章县好人协会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万余次,先后获得全国、全省、全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深入基层治理,“好人军团”击鼓催征
2022年底,宜章县好人协会加挂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牌子,发挥“好人”善解“麻纱”的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走向“更基层”。
宜章县好人协会副会长、五岭镇分会会长欧多炎是解“麻纱”的好手。衡东人龙某承包五岭镇一家水泥厂的工程,因拖延工期被厂方扣减工价,造成农民工42万多元工资无力兑现,几十名农民工一趟接一趟上访。欧多炎深度介入、反复协调,化解了这一纠纷。拿到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专程为他送来锦旗。
好人来做“和事佬”,大小纠纷冰雪消融。快的当天和解,慢的十天半月冰释前嫌。前不久,宜章县好人协会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脱贫攻坚战,宜章县好人协会主动承担了全县749户2535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接帮扶脱贫任务。
如今,宜章县好人协会认准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撸起袖子加油干。
《宜章“好人军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已经出炉。正在全力动员好人协会、志愿者参与,把“政策帮不够、法律管不着”作为帮扶重点,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