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面细致的寻找比对,截至11月底,风景区174棵古树(树龄大多数在100岁以上)全都挂上牌了。”12月6日,苏仙岭风景区管理所工作人员邓文展示录入数据库的一棵棵古树建档资料——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和环挂在树干的蓝色“身份证”。
蓝色“身份证”一目了然地显示了树种名称、编号、拉丁名、科名、树龄、保护等级、管护单位等信息,右侧还附上一张二维码,游客扫一扫即可链接到该树的百度百科,了解更详尽的种属科目知识。
邓文说,在市林业局的指导下,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成立“古树名木小分队”从今年初开始对占地1800余亩、最高海拔526米、林木葱茏的苏仙岭进行拉网式摸底统计。
小分队翻山岭、爬峭壁、穿荆棘,在数以十万计的林海中寻找确认百年以上的古树,从定位拍照、胸径测量、树种树龄鉴定、生长势等级鉴定到录入数据库、制作“身份证”再到一一对应将证挂上树,“那是一场对体能、专注力和眼力的挑战!”
据悉,经过这次摸排统计,苏仙岭风景区共有古树174棵,其中二级古树名木6棵,分别为椤木石楠、檵木、栲树、黄果朴,占总数的3.4%;三级古树名木168棵,占总数的96.6%,分别是黄果朴、南酸枣、枫香、马尾松、白栎等,大多分布在苏仙观(南禅寺)、景星观周边位置。古檵木群约40株,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古檵木群落,分布在苏仙观(南禅寺)下,面积约6亩。
湖南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谢植平说,植物是地球生态圈中的一个庞大群体,与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次摸底统计也将为接下来的抢救复壮、申报保护提供支持和依据。
“这次摸排寻找,我们明确了需抢救复壮古树14株,主要以金缕梅科檵木属的白花檵木为主,二级古树4株、三级古树10株。其中的优势种黄果朴、檵木、南酸枣和乌桕等胸径和冠幅很大,属于树龄较大的古树名木,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古檵木群落。由于优势种正处于成年期向衰老期过渡时期,这些古树大多倾斜生长、枝叶稀疏、根系裸露、树体空洞腐朽,生长态势弱化,有必要采取一定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推迟其衰老期,增加群落的稳定时间。”
谢植平表示,下一步景区会根据每株古树目前的生长状况和现场调查情况,“一树一策”制定抢救复壮实施方案,主要开展树体保护、树体腐烂修补、枝干修整、地上环境改良、地下环境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工作。“目前,我们正积极申报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
近两年来,苏仙岭风景区加大了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力度,发放保护技术资料500余份,并对古树实行网格化、信息化、常态化、精细化、社会化管理。保护成效、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市民游客对古木名树的保护珍爱意识也大大增强。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