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一线故事丨他们挺身而出
发布时间:2024-08-05   来源:郴州发布  作者:
在灾难面前, 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 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 指引着方向,传递着希望……

欧鹏峰:我一度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7月31日,太阳并未晒干州门司镇燕窝村的道路。

通往燕窝村的路抢通后,村党支部书记欧鹏峰穿着雨靴,皮肤黢黑眼里布满血丝,却站在村部门口目不转睛盯着移动卫星基站组装。

44岁的欧鹏峰,2003年入党,2017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燕窝村有12个村民小组,297户。27日晚下雨时,欧鹏峰正在村部值班。雨势太大,村里停电,陆续有村民前来避险。

但欧鹏峰的手机,因不停接打电话通知村民防范没电关机了。

本以为村部地势较高,不想后山的泥石流倾泻而下,直接将村部里的7个人冲出去5个。

“啊……”惨叫传来,欧鹏峰和68岁的父亲跑向河边,看到2个人在洪水里扑腾。

头上是泥石流,脚下是洪水,欧鹏峰不敢犹豫,和父亲手拉手将2人拖出。

“还好水冲走了一些泥巴,不然人肯定拉不上来。”顾不得太多,欧鹏峰又赶紧扒泥堆把剩下的人救出。

救人!

欧鹏峰心中只有这一个念头。此时,村部的泥巴已有一层楼高。“放眼望去没有地方是安全的。”他用嘶哑的声音讲述。

欧鹏峰带着村民撤到塘基组的路口,避险的队伍已有17人。他查看附近的山体,安排村民打着伞值班,直到天亮。

燕窝村四面环山,12个村民小组相对分散,没有电、没有信号,根本无法与外界联络。

“碰到人就托他传话,一个传一个,离得近能看到的就靠喊。”欧鹏峰说。

他把房屋受损、无法正常居住的村民分为5组,让村民暂时住在房屋安全、物资充足的村民家中。

安顿好大家后,他徒步到镇上去送消息。6公里的路他走了3个小时。

随着受阻道路的打通,物资陆续进入燕窝村。洪水冲刷过修路的功德碑,泥巴、树枝、草根挡住了简介,却没遮住捐款村民的名字。

“生命线”打通,但回想起受灾过程,欧鹏峰却别过脸去,流下泪水。

“我一度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欧鹏峰说。

8月1日,省、市领导来到燕窝村看望受灾群众,这名汉子再次落泪。

“作为一名党员,我感觉找到了组织、有了靠山,千斤重担卸了下来。”顶住压力,撑了这么多天的他终于放松了些。

欧鹏峰换上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这么多天第一次回家,裤子却还是27日的那条。

村民们陆续开始清理家中淤泥,找到了干净的水源。消杀的队伍、抢修电路的队伍、应急通信的队伍都来了,燕窝村,开始灾后重建的日子。

胡翔:洪水中的“逆行者”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资兴市兴宁镇杭溪村村干部胡翔在洪水来临时,争分夺秒前往组上挨家挨户敲门,成功将20户70余名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却无暇顾及家中贵重物品,导致自家受损严重,以“逆行者”的姿态守护群众的安危,书写了党员干部为人民的感人故事。

7月27日凌晨2点多,杭溪村开始下暴雨,胡翔在巡河时发现河水上涨迅速,离河岸只有40厘米左右,情况非常危急。胡翔立即开车赶往2公里外的胡家组,把熟睡的村民挨个叫醒。

“因为我们经历过‘7·15’洪灾,意识到比较危险,村里有个板房挨在河边,又是离水最近的地方,我就马上开车到上面通知他们。当时在那里敲门,都敲了20分钟,才把他们叫醒。叫醒以后,峡谷里面还有两户人家,我又到那里把他们喊醒,喊醒以后又把板房那三个人转移到村部。”胡翔说。

黎杏英和曹海兰是那天被胡翔转移的群众,她们说,当时河水已经漫过了胸口,水流非常湍急,如果不是胡翔拉着她们往外走,她们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回想起当天的情况,她们仍然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当时好大的水,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从来都没看过那么大的雨。”被救村民黎杏英、曹海兰 说。

几人被救起后没多久,她们所住的房屋就被洪水冲垮了。黎杏英看到胡翔又返回到救人队伍中,也立即发微信对他表示感谢,并叮嘱他要注意安全。

 我一直是个村干部,又是党员,再说上面本来就是地质灾害的地方,老百姓有危险,作为一个党员,应该以群众的利益为中心,尽量挽救老百姓的损失。”胡翔 说。

受灾后,胡翔家中被大水淹没,摩托车、三轮车、汽车和一楼电器全部被淹报废,损失严重,他的妻子曹甲英却没有丝毫怨言,为丈夫英勇救人的精神感到自豪。

“不怨他,这是他职责所在,还是以人民的安全为主,以后要他两个女儿也向爸爸学习。”曹甲英 说。

 看到他冲锋在前,不畏洪水暴涨的险情,让人感动,他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忠实地履行一个基层党员的职责。”杭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守诚 说。

刘艳红: “先把路打通再说”

“把这些救援物资都搬下来,我们得赶紧分给大家。”8月1日中午,在资兴市州门司镇上坪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上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红正与几名村干部一起,将装在拖拉机上的救援物资一箱箱地搬下来。

“我们村昨天下午6点才与外界相通,现在搬的是第二批救援物资,得赶紧发放给村里有需要的村民。”刘艳红说,7月26日下午,当时他刚参加完市委党校的培训,一接到防汛的通知后就立刻往村里赶。“从市里回村的路上雨越下越大,等到晚上7点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已经是暴雨了。”
一回到上坪村,刘艳红立即联系村组长及村干部通知村民。“晚上11点的时候,雨已经大得不得了,人走在路上站都站不稳。”一直到7月27日凌晨5点,刘艳红还在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知村民,让他们及时转移。经过7月27日白天的统计,全村村民平安,没有一人出现意外,刘艳红悬着的心才短暂地放了下来。

尽管全村村民平安,但村里的路基本被水淹没,到处都涨了水,断电、道路不通、没信号……一大堆问题接踵而来。为了将村里一切平安的消息传达至外界,刘艳红冒着暴雨,顶着山体滑坡的风险,在翻越了几座山头后,总算在一个山头的高处借着若有若无的手机信号与镇政府取得了联系,向外界报了平安。
在翻山找信号的过程中,刘艳红也发现,村子通往外界的路几乎被洪水冲毁了。为了改变上坪村一直处于失联的状态,刘艳红决定,与其等着救助,不如与村民一起修路,将上坪村与外界打通。“正好村里有一台挖掘机,我当时就一个想法,什么都不管,先把路打通再说。哪怕只有摩托车通过,也要把路打通。因为只有路通了,才能真正改变村子的困境。”刘艳红说。

在刘艳红的组织下,上坪村中只要是有劳动力的人,全部都加入到了修路的队伍中。于是,挖掘机在前面开路,村民就跟在后面清理路上的淤泥和碎石。从7月28日一直到7月30日,大家熬夜奋战了整整3天,终于抢通了上坪村至彩洞村的1.9公里道路,打通了上坪、中坪、下坪的救援物资运输通道。
回想起这段经历,刘艳红不禁眼眶红润,他哽咽道:“村里原本有700多人,但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了,只剩下200多人,而且几乎都是老人和小孩。哪怕是这种情况,村里都有近100个人来修路。最难的一次是个下坡路,因为下雨,加上山体滑坡,一直从山上冲淤泥到道路上,往往刚疏通转身又被堵上,不到100米的距离却花了我们一整天时间。”刘艳红说,当7月29日,发放救援物资的直升机来到村里发放物资的时候,更是给足了他们希望,让他们充满干劲。

8月1日中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市分公司的维护员来到了上坪村,在发电机的隆隆声中为上坪村恢复了中国电信的通信信号。刘艳红感慨地说:“现在我们村子路也通了,水也不缺,信号也恢复了一部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黄己茂: “要把老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
“油、大米、水这些都拿好,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7月31日上午,在资兴市州门司镇州门司村救灾物资发放点,州门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己茂正在给村民发放救援物资。临时接到电话,他又匆匆赶往村中,拿起铁锹帮助村民胡慧珍清理院子里的淤泥,组织村民搭建简易的木桥进行自救,尽早恢复村民们的生活和生产。

“我们村有26个小组,足足1980多人,这次洪灾却没有出现任何人员的伤亡,得益于党员干部发挥了关键作用。”黄己茂说,26日晚上,刚过饭点,他就发现雨情不对。于是他立刻在村子的组长群、党员群中发消息,把村干部都召集到村中,通过打电话、启用村广播的方式让村民注意雨情。有些村民住在低洼处,他就和村里的党员、村干部以及村组长挨家挨户敲门通知,遇到村民不理解,他就反复劝说。
“雨越下越大,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把老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为了尽快转移和安置村民,黄己茂优先帮助村子里的其他人,顾不得自己家里进水,直到27日下午6时,他才回到自己家里查看进水情况。“当时我一夜没睡,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才抽出空回了家一趟。一到家,我就看见水已经齐腰,把家里的床、桌子、椅子都冲走了。”黄己茂感慨,虽然自己家里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当看见村里一千多人都平平安安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31日中午,刚吃完午饭的黄己茂转身又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

谭珍: 群众安全转移最当紧
7月26日21时,天空飘起小雨,资兴市兴宁镇兴宁社区党委委员、纪检委员谭珍 按要求在工作群里作雨情汇报,然后巡查片区情况,一切正常。

26日21时43分,按工作通知,谭珍 再次要求要时刻关注雨情水情,加强应急值守,落实“应转尽转”要求,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工作。

27日零时50分,微信工作群里多名值班村、社区干部汇报当前正下大雨。

27日凌晨3时左右,谭珍 再次从东门口巡查至国电营业所。雨势越来越大,东门口的鱼塘水位上涨超过10厘米,她担心水势继续上涨。

27日4点27分,电话铃响起,是社区党委书记欧志勇的电话,他声音急促:“马上叫醒群众!做好转移准备!”电话刚挂,瞬间洪水已涌入谭珍 房间,自己家里都进水了,比自己家地势还低的30多户还不知道 情况怎么样,谭珍 赶紧叫醒隔壁房中的哥哥,告诉他涨水了,去喊人转移。孩子被吓得哇哇哭,谭珍 联系对面高处房主刘双鸽,打开门准备接收转移人员,此时水已过膝,谭珍 抱起孩子放到刘双鸽 家,赶快喊人转移,幸好事先有预警,群众睡得比较警醒,敲门叫醒比较顺利。呼喊声中谭珍 告诉大家东西不要管,人先转移,群众都很配合,大家迅速向高处转移,整体忙而不乱。

黄仁山和他的妻子谭小玲怎么没看见,不是催促好几回转移了吗?谭珍 再点一遍人数还是不见两人!赶到他家时,水已漫到一楼窗户,门口三台车已被淹没。谭珍 大声呼喊未见回应,继续呼喊,70多岁的黄仁山和妻子在二楼阳台紧张地向谭珍 招手。暴雨如注,撑伞也没有用,谭珍 一身淋得湿湿的,雨没有在短时间停歇的迹象。等不及了,必须得转移!谭珍 蹚过齐胸的洪水来到屋口,搀扶起腿脚不便的谭小玲就往外赶,然后安慰她“不要怕,我会扶着你的”。黄仁山则紧跟其后。不知是紧张还是温度低,谭小玲的手一直不停地颤抖,直到离开洪水来到转移点,她的手还是久久不肯松开。165户都转移到安全地点了,谭珍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天也快亮了。

记者手记:

每当灾难降临,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他们不畏艰难,不惧生死,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在灾难面前,党员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群众心中的灯塔,指引着方向,传递着希望。

党员是灾难中的先锋队。灾难发生后,党员总是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迅速集结,成为抗灾救灾的先锋队,他们直面恶劣的环境、闭塞的信息和匮乏的资源,深入灾区一线,了解灾情,组织救援,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

党员是群众的主心骨。他们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和心声,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他们还通过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重拾信心、重建家园。

党员是传播正能量的使者。在灾难面前,党员们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还用自己的言行传播着正能量。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行列中来。

党员是重建家园的领路人。

灾难过后,他们关注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带领群众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工作,努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让大家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篇章。


一审:何庆辉,二审:罗徽,三审:陈淦璋

郴州要闻

文明机关

形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