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肥是平时最常见的减肥方法,因为方便简单,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即使吃得很少了,还是没有瘦下来。今天减肥达人就为你指出5大最常见的饮食减肥误区,赶紧来看看吧!
只要脂肪少,就能敞开吃
当你看到食品标签上的“低脂或脱脂”的标签时,要提高警惕。这并非意味着该食品一定健康:因为可能会加入了更多的糖来弥补脂肪少造成的味道损失。
这种低脂食物有可能热量还更高。相反,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营养却相当丰富。因此控制食量是最重要的:脂肪多的可以吃,但是要少吃,脂肪少的也不能想吃就吃。
不吃早餐可以少摄入能量
事实:不吃早餐能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有调查显示,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缺少早餐容易引发午餐暴食,同时影响了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同时还有害于健康,影响精神状态。
“素油”比动物油好
不少素食者以为,只要不含动物食品原料,就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实际上,不少加工食品都是以植物性原料制成,但是其中大多用精白米和精白面粉制作,除去了其中的膳食纤维,并添加了大量的油、糖或盐,并不能替代新鲜天然食品的健康作用。针对人们对素食和植物性食品的青睐,一些产品甚至以使用“植物奶油”等为宣传卖点,而就对血脂的影响而言,这类“素油”比动物油更糟糕。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这些产品中所含的“氢化植物油”成份会引入“反式脂肪酸”,而它会大大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还可能危害大脑的健康。
烹调中没有控制油脂和糖盐的数量
油脂和精制糖都是植物性来源,因而它们也会在素食食谱中堂而皇之地出现。由于素食的自然风味较为清淡,有些人会添加大量的油脂、糖、盐和其他调味品来烹调。例如经常吃加入油脂的酥点和酥饼,经常吃炒饭和炒面,炒蔬菜的时候加入大量的油脂,调配饮料时加入大量的糖,调味的时候放大量盐和味精,等等。这些做给素食带来过多的能量,并增加其中的简单糖类和钠盐。
很多人有一个严重的误解,以为荤油让人胖,素油吃多少都没关系。殊不知,植物油、白糖和动物脂肪一样,容易升高血脂、促进肥胖,并诱发脂肪肝。在让人长胖的方面,荤油素油几乎没有区别。
奶类、豆类或豆制品营养不足
广义素食者不仅需要从奶类当中获得钙质,还要从中补充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严格素食者更需要从豆腐中补钙,还要从添加豆类的主食中获得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很多女士在开始素食时热衷于水果和蔬菜,却往往忽视蛋白质来源,忘记素食也有保障营养充足的问题。
科研人员发现,女性吃甜食过多,会加速细胞的老化,还会催生白发。这是因为糖属于酸性食品,大量吃糖会使体液由碱性变成中性或弱酸性,促使细胞衰老,导致头发变黄或变白。
1、内分泌因素 随着年龄增加,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开始减退,体内激素水平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男性,这就会使骨骼合成代谢刺激减少,导致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症。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会造成骨的大量丢失,这是女性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2、骨量丢失快 女性在绝经后骨量丢失得非常快,这也是骨质疏松偏爱女性的原因。而骨质疏松不偏爱男性是因为,男性的骨架和骨质量比女性大,横截面积也比女性大25%-30%左右,所以,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发生骨折的几率低于女性。当然,这并不是说男性就没有骨质疏松的危险。
3、运动量不足 女性大多身体瘦弱,与男性相比,身体素质更差,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平时运动要少一些,这也会使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大增。
4、追求美丽忽视健康 不少女性为求得“骨感美”,常常采取各种手段减去体内的脂肪,导致体内脂肪所剩无几。缺乏脂肪,会间接地造成雌激素的缺乏,继而引起骨质疏松。所以以瘦为美的现代女性老来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会更大。
5、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不少女性喜欢吃零食,生活中常偏食,这样往往不能均衡地摄取营养,尤其是当摄入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达不到需求量时,会直接影响体内钙质的吸收,使骨密度降低。
6、未曾生育或生育过多 如果未曾生育过子女,骨骼就无机会获得额外的骨骼组织。如果生育子女过多,每个孩子的哺乳期超过一年,你就可能会过量消耗自己体内的钙。
几个简单运动轻松治愈骨质疏松
“金鸡独立”:自然站立,呼吸均匀,全身放松,两臂下垂,然后提起一只脚,使身体的全部重量落在另一只脚上。也可靠着墙壁做这个动作,站不稳时就扶着墙壁继续站。感到有些累的时候就休息一会儿或者活动一下,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换另外一只脚继续进行单脚站立锻炼。
踮脚: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臂下垂,然后逐步将双脚脚跟提起,使身体的全部重量落在脚尖上,每次锻炼15分钟。
单脚跳:这是一种可以和做游戏一样轻松愉快的锻炼方法,锻炼起来非常方便。动作和金鸡独立一样,是用一只脚来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不一样的是这只脚要不停地跳,能够跳多久就跳多久,累了就休息一会儿,然后换另外一只脚继续跳。
对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上述3种运动每天累计锻炼的时间在1小时左右即可,而且最好分成3~4次来锻炼,避免出现一次性运动量过大的情况。(家庭医生在线)
【编辑: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