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咧啦——咧啦——”
伴随着悠长、高亢的唤鸭声,一幅浓墨重彩的鸭奔图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郴州临武县,临武鸭是吉祥、喜庆、祝福的象征。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临武鸭必不可少。就是在筵席上,临武鸭也比鱼翅更受欢迎,用临武人的话来说:“无鸭不成席”。
相传舜帝南巡来到临武,被临武的青山秀水吸引,有感于临武先民淳朴民风和艰苦生活,于是将一片羽毛、四个石头赐予了当地百姓。老百姓抱石伏羽七七四十九天后,孵出了四只美丽异常的小鸭,这便是临武鸭了。
为了使临武鸭区别于其它地方的鸭种,舜帝又在临武鸭的颈上钦点了一圈白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玉环献瑞”。从此以后,临武百姓把饲养临武鸭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代代相传。舜峰山涧、武水溪畔、珠江之源都成了临武鸭的栖息之地。
到了明代的时候,临武人曾朝节时任礼部尚书。某日,一位王爷来访,正碰到曾朝节家乡人送来的一对临武鸭,王爷看惯了体大肥硕的北京鸭,看到这小巧的临武鸭,便说:“临武人真小气,送两只这么小的鸭子作礼品。”曾朝节郑重地告诉王爷:“你不要看它小,它可是鸭中珍品,鲜美得很呢。”王爷吃后大加赞赏,从此,临武鸭成为皇家贡品,并跻身中国八大名鸭行列,誉满中华。
虽然这都是历史故事,但临武鸭有据可查的历史也有600多年了。当年,以养鸭为生的雷氏家族,赶着鸭子到了武水河畔,因这里环境好,鸭子不愿走了,养鸭人也跟着在这里定居,一直到今天。
临武县位居湖南省郴州市,地处南岭山脉东段北麓。县境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具有春暖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气候特征。县内河流交错,山塘密布,流域面积1223平方公里,干流长115公里。良好的气候和水利都为临武鸭独特风味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临武鸭主产于珠江源头之一的临武县武水河流域,涵盖了全县十余个乡镇。
近年来,在当地临武县委、县政府和舜华鸭业的全力打造下,临武鸭产业已大步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建成现代化加工厂5座、养殖实验场1个、种苗孵化场2个,大型养殖农场236个,临武鸭数量也由当初不足100只发展到今天的上千万只。
如今,临武鸭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名牌等一张张响亮的名片。
临武鸭是中国的八大名鸭之一,和江苏的高邮鸭、福建的金定鸭、浙江的绍兴鸭、湖北的荆江鸭、广东的中山鸭、广西的梧州鸭并列为我国著名的家鸭地方品种。其明显特征为:头较长,眼突出明亮,嘴稍宽尖端微向下勾,喙和脚多呈黄褐色,也有呈绿色者,颈中部有2-3厘米的白色环,腹羽为棕褐色,也有灰白色和土黄色。
它具有生长周期长、产蛋多、适应性强、肉质细嫩、皮下脂肪沉积良好、味道鲜美等特点,以“滋阴降火,美容健身”而著称。无论烧、炒、炖,还是加工成盐水鸭、板鸭,均风味别具,其品位居中国地方麻鸭之首,深受市场欢迎。1984年载入《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6年获湖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先后被湖南省、市、县列入种苗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重点工程。
临武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素受青睐。在临武,鸭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尖椒炒鸭、老鸭汤、米粉蒸鸭、香辣鸭肠、板鸭火锅、临武烤鸭、临武血鸭、爆炒临武鸭,以鸭子为食材的菜式全部上齐的话有100多种。
其中,最传统最美味的吃法是芋禾鸭。首先将鸭块在开水中焖熟,然后用茶油将焖熟的鸭肉爆炒,之后放入姜、芋禾、辣椒,并加入鸭汤。这些过程看上去很简单,然而食材选取和新鲜程度以及焖炒的火候,这些微妙之处都会影响到菜品最后的口感。若是掌握的好的,鸭肉酱香浓郁,不柴不腻,软而不烂,紧实不塞牙。
临武人讲究“无鸭不成席”,吃鸭的花样变化多端,炒、炖、汤只是寻常口味,卤鸭、板鸭、烤鸭、血鸭、腊鸭皆能信手拈来,鸭肉、鸭蛋、鸭肫、鸭脖、鸭爪、鸭翅名目繁多。俗话说“深巷藏不住酒香”,临武鸭的独特口味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临武鸭被选为十一道精品湘菜之一并入选了世博会。
—————————————————————————
如今,临武人还把临武鸭做成了方便即食,包装精美的熟食制品行销各地,机场、高铁、超市等随处可见。不仅让出门在外的临武人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外地人也能通过网络购物等方式品尝到这一独具地域特色的美食。
网店链接:shunhua.tmall
联系电话:0735-6265568(网络销售部)
(本文章图片由临武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