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梁可庭
什么叫零基预算改革?
这个略显晦涩的专业名词,简单说就是改变财政资金的分配方式。比如,某部门上一年度预算为100万元,按照惯例,本年度大概率会以此为基数,向上浮动。但实施零基预算后,这个“基数”不存在了,从零开始。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实可能,实事求是编制预算。
郴州在2021年就开始探索实行零基预算改革,今年以来更是通过深化改革,压减项目支出1亿元。10月18日召开的郴州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明确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列入全市第一批重点推进改革事项,并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图: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郴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
探索: 向 低效 财政资金“开刀” , 集中财力办大事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面对财政增长幅度放缓、收支矛盾加剧等问题,自2021年以来,郴州市本级及各县市区从取消基数、强化统筹、勤俭理财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零基预算改革。当年即实现了非“三保”公用经费“零增长”、年度预算结余资金“零结转”,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亿元。
各地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改革经验。如,苏仙区从严控制编外用工,节约财政资金约0.38亿元。桂阳县改革预算支出体系标准,办公费分类定档由四档定额改为三档,压减行政经费1500余万元,压减专项资金5300余万元。
改革探索的重中之重,是打好“铁算盘”。郴州全面清理重塑支出政策,清退了三年以上的已到期、已完成任务政策。同时,对冗余的预算部门项目进行清理,压减低效无效支出。
针对政策、项目、资金分散等问题,郴州主打“集中财力办大事”,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市委、市政府重要安排部署,强化重点领域保障。如2022年起,市本级每年统筹安排1.5亿元推动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持续降低运维成本,每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2023年,统筹近40亿元支持“四大定位”(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创新示范区、开放发展排头兵、湖南重要增长极)有关工程项目建设,服务办好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今年,统筹13亿元支持“六大新行动”“十大惠民工程”与“民生可感行动”,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
(图: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郴州开幕)
针对专项资金规范管理问题,郴州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通过优化职责定位、改革管理模式、严把设立关口、加强监督问效等闭环举措,将专项资金由原来的356项整合压减至现在的39项。
针对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直接补助多、效益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郴州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贴息、担保等市场化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如,市本级改革资金分配方式,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对产业进行扶持,2021年以股权投资入股高椅岭旅游投资公司2000万元,收益回报率超过25%。
深化:将 财政资金用在 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部分单位习惯于依赖历史数据申请预算,长期以来形成了支出固化现象,导致“临时项目长期化,长期项目基数化”现象;一些原本应作为临时性、一事一议处理的项目,一旦获得首次批准,便可能转变为长期项目,年复一年地占据预算份额……郴州在尝试打破传统的“基数预算”时并非一帆风顺,源头在于一些部门的观念和固化的利益藩篱。
承接省委重点推进改革事项,郴州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此次“一揽子”改革举措,就是要持续压降行政运行成本,大力提升预算管理效能,切实将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在建立分级保障机制上,郴州将按“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大事要事支出、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五级优先次序安排预算,确保重点支出“精准保障、足额保障”。
(图:零基预算改革,也是一场“破”与“立”的改革,央视对各地改革进展进行了充分报道)
放眼全国,安徽省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激发出政府部门的化学变化,让政府治理效能明显提升,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郴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定河介绍,该市财政部门想方设法优化改革措施。一是全面清理预算项目。所有支出均以零为起点,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对执行三年以上、对已到期、目标已完成或已无必要实施的政策全部清理退出。二是明确压减方向。完善《2025年部门预算负面清单》,将违规设立预算项目、违规增加行政运行支出等7大类44项具体内容作为禁止支出的负面清单,从源头上压减非必要支出。三是突出绩效导向。将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和审计问题等挂钩,对执行慢、效益低等问题突出的资金一律削减直至取消。
郴州还提出,此轮深化改革,将建立以基本支出标准、项目支出标准、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资产管理标准为主体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进一步缩减部门差距。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未入库项目不得安排预算。建立资金统筹机制,提升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努力建设现代化新郴州提供科学有力的财政保障。